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中國教會長征錄
+ 關注
2014-03-15 - 404觀看次數
回應

中國教會長征錄

David Adney著 中信翻譯小組

 

 

  有句話說:“在朋友中間,不要談政治和宗教。”但本書作者談的正是這二件事。談得好。
  我在一天內讀完了本書。
  用江湖話說:“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作者的學養在他的作品中清楚的表現出來。
  作為多年的中國之友,他是客觀的,誠實的。雖然有些細微的地方,可能不會使每個人滿意,但對於他用愛心說的誠實話,應該思省。一個傳道人,一個作家,其尊嚴在於公正:要不就不說話,要說就說誠實話。
  因此,以洋人,以朋友的身分,寫這書更適合。

  作者以半個世紀對中國生命的事奉,見證中國的變遷,勾畫出政治背景,也加上一兩筆個人的思省,滿有人情味,而能夠體諒。
  作者對神的主權認識正確。他說:

話雖如此,神仍掌管一切,甚至連邪惡的帝國主義,也能善用,為早期的宣教先鋒打開門戶。(頁28)

  正確的倫理觀,正確的歷史觀,使他坦然承認帝國主義的邪惡,而不用歪曲歷史。但他卻不忽略歷史的因素。他說到共軍“長征”後,西安事變,蔣介石委員長在“被釋前簽署了秘密協議,聯共抗日”(頁10)。種下此簡單的一筆,與全書主旨“教會的長征”相映。
  作者超越的歷史觀,是他,也是教會,盼望所繫:

聖經曾說明神興起統治者成就祂的旨意(例如古列王)。我們為掌權者禱告時,要有信心,相信神能掌管他們;共產黨也不例外。(頁112)

  他看見四十年之久的軍閥割據,內爭外患之後(頁41),鄧小平主席的掌權,與基督教會的小康局面,都是神的手藉古列王在工作。因此,肯定了基督徒為無神主義政府服務的倫理原則,像但以理一樣(頁211)。
  作者關心的是人的靈魂。他不是盲目的,他看到了人,和人民的生活經歷。第三章長長的篇幅,說到中國人的想法,生活情形,和社會分析。這裏記述了生活水平的改善,教育的進步,健康的改進等。絕不是用“民窮財盡”,“水深火熱,民不聊生”等類的現成話,懶惰的抹煞。他是客觀的觀察,不是存心去找毛病的。
  為了對中國人民,對中國教會的關懷,作者有九次訪問中國大陸。他更關懷保障人民信仰自由的憲法條款:

  1982年十二月四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新憲法,談到宗教信仰自由。第三十六條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支配。”
  以前的憲法提到要加強宣傳無神論,禁止利用宗教進行反革命的活動。現在刪去了這一條,真叫人鼓舞。第三十六條提到宗教信仰自由,說得比從前的憲法更詳細。假如認真執行,中國基督徒就可以保證不受歧視。(頁135,136)

  但法律的效力就在“執行”上,在“執行”的認真程度。當然,這在別的國家,或任何國家,都是如此。希望教會長征的路途,在修正憲法後也得到改善。
  作者根據客觀的見證,說出了教會所受的苦難,由解放後到文革時期的大黑暗。這些英勇的見證,是真理的光輝,已超過了可歌可泣,而感動人改變歸信。而被迫害,受患難的聖徒們,卻不懷怨恨,反而表現出是愛國的好公民,是愛人的好鄰舍。對於在“長征”中表現較差的人,作者則態度溫和,期許而不嚴苛批評(頁205)。
  在政策與信仰的矛盾之外,還有“三自”教會及家庭教會間的問題。宗教政策似乎是阻人信教(頁101);信仰自由了,
  聚會及傳佈的“合法”卻是問題,而“法”是隨時隨地隨人而變的(頁131);甚至一度被看為精神污染!(頁101)其實福音真理的作用正是凈化。還有實行三自的獨立家庭教會,還必須加入“三自”組織,才算“正常”宗教活動,也是好難以解釋的。希望“三自”及中國基督教協會,能廓大胸襟,不以是否參加其組織為愛惡之標準,更要爭取在教堂四堵牆之外傳福音的自由,這才是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任何減少都是不該接受的。盼望三自及協會,真能作到是興旺福音的機構,而不是控制,限止,以至消滅宗教信仰。
  書中也提到“有些人對三自會的最高領導層十分不滿,但仍認為三自會像個棚架,真葡萄樹可在其上生長。有一個人對我說:棚架是死的,但葡萄樹卻有生命”。(頁182)這個意喻很有意思,可能代表相當多人的看法。不過,有一點要留意:“真葡萄樹”是代表有主生命的信徒,合起來是宇宙性的教會,或稱無形的教會,並不是指某一類型,或某一牌號的教會。外面的機構則確如沒有生命的棚架,任何組織機構都是一樣的。但這不是說,“三自”體系中,就沒有一個有生命的真基督徒;家庭教會中,都全是真實有生命的基督徒。其實,最多不過是數量的差別,每個教會中總不免有假基督徒,連那些自稱為最純正“山上的樣式”的教會,也是如此。至於“家庭教會”,更不是信仰上的一個區分,只是形式的不同,而且是非常含混籠統的;在這個名目之下,包括最真純忠貞的基督徒,不幸也有極荒謬的異端分子。大家都知道這是事實。相信本書沒有支持“二分法”。
  作者的觀點,使我想起十七,十八世紀他們英國的教會。那時,官方教會(聖公會)和獨立教會激烈的拼鬥,結果還是二者並存,直到現在。那些遭迫害,受苦難的基督徒,如貝克斯特(Richard Baxter, 1615-1691),卻只是在主裏相愛,着力傳揚福音。這段清教徒革命的歷史教訓,形成了英國人的中和性格,不喜歡極端(Bertrand Russell等人的意見)。中國教會的將來,也在於同一方向。因此,我們該留意,希望能採用“獨立教會”的名稱,稱呼不屬於“官方”的教會。這樣概括分別的對稱,可以建立正確的觀念和期望,不受某一行人的影響。
  中國:教會的長征(原名China:The Church's Long March)不止是中國教會的紀史,而是全教會的行進。本書提供了長征的背景,奮鬥,動力,展望。使我們看見教會的主,在統治,在引導。願我們的視野,能因讀本書而得擴大。長征仍然沒有停止。
  本書是中信翻譯小組的集體勞作,成果可觀,文筆流暢。只是有幾個語詞上和事實的錯誤,例如:中國農耕地的面積,不該是百分之十,而實在為約百分之三十。這不影響全書的意旨和可讀性,盼望在再版時改正。

 

Source : 于中旻文集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推薦文章
查看全部
熱門文章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