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在“智慧”或“愚昧”邀請下的生活態度(作者:辛立牧師)
+ 關注
2016-06-30 - 629觀看次數
回應

 


 

人生有許多選擇,總體可以劃分爲兩類:正確/聰明/合宜的選擇,或者錯誤/愚昧/不合宜的選擇。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選擇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但無可否認,環境的影響、他人的建議、自身的特定條件等因素,都決定著我們每一個選擇、也都影響著我們的整個人生。每一次選擇也都反映出我們對神、對人、對自己的認識,以及和周遭物質世界的關系。

 

因爲我們在事奉中接觸的多是年輕人,常常回答他們的疑難、並提出比較有經驗的建議。然而,我們發現自己經驗的局限和時代變化的劇烈;許多苦口婆心的建議並不一定被年輕人采納。所以,只有回到聖經,才能有對事、對人、對自己的正確認識。我們常引用的經文多來自智慧書、特別是《箴言》。在《箴言》中,聖經以擬人化的語言描寫了我們面對不同影響/邀請/選擇時所應具有的基本態度、回應、及其後果;這就是智慧和愚昧的邀請。

 

智慧這個字在希伯來文中是個陰性名詞,所以在中文聖經中,也將她翻譯爲智慧的婦人。通過學習箴言9:1-18節中的兩種邀請和人應該有的回應,求神賜給我們智慧。

 

箴言9:1-18——

1智慧建造房屋,鑿成七根柱子,2宰殺牲畜,調和旨酒,設擺筵席;3打發使女出去,自己在城中至高處呼叫,4說:誰是愚蒙人,可以轉到這裏來!又對那無知的人說:5你們來,吃我的餅,喝我調和的酒。6你們愚蒙人,要舍棄愚蒙,就得存活,並要走光明的道。7指斥亵慢人的,必受辱罵;責備惡人的,必被玷汙。8不要責備亵慢人,恐怕他恨你;要責備智慧人,他必愛你。9教導智慧人,他就越發有智慧;指示義人,他就增長學問。10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11你藉著我,日子必增多,年歲也必加添。12你若有智慧,是與自己有益;你若亵慢,就必獨自擔當。13愚昧的婦人喧嚷;他是愚蒙,一無所知。14他坐在自己的家門口,坐在城中高處的座位上,15呼叫過路的,就是直行其道的人,16說:誰是愚蒙人,可以轉到這裏來!又對那無知的人說:17偷來的水是甜的,暗吃的餅是好的。18人卻不知有陰魂在他那裏;他的客在陰間的深處。

 

我們先來看這18節經文的文學結構:

A.智慧婦人的准備(1-3)

B.智慧婦人呼叫的對象(4)

C.智慧婦人發出的邀請(5-6)

X.智慧的人生態度和結果(7-12)

A’愚昧婦人的准備(13-15)

B’愚昧婦人呼叫的對象(16)

C’愚昧婦人發出邀請(17-18)

 

這樣的文學結構,也可以稱爲並列型的“包夾式”;也就是用兩個完全不同婦人的呼叫和邀請,“包夾”著聽到邀請後,智慧人的正確回應:

A和A’:智慧婦人的准備、愚昧婦人的准備。

B和B’:智慧婦人的呼叫對象、愚昧婦人的呼叫對象。

C和C’:智慧婦人的邀請內容、愚昧婦人的邀請內容。

X可以稱爲“中軸句”,是聖經表達的核心內容:智慧人對智慧的回應。

 

相對應這樣的文學結構,聖經所要教導我們的真理就很自然、順暢的從四方面闡述出來,這非常便于學習的人來正確理解:

一 智慧婦人和愚昧婦人的不同准備。

二 智慧婦人和愚昧婦人呼叫相同的對象。

三 智慧婦人和愚昧婦人邀請的不同內容。

四 智慧人如何處理和愚昧人、和神的關系。

 

一、智慧婦人和愚昧婦人的不同准備

 

智慧建造的,是以七根柱子爲根基和棟梁的房屋。“七”這個字在聖經中有其特殊的含義:神創造天地並安息,用了七天;“七”的希伯來發音和“祝福”接近。所以在聖經中,“七”即代表完美、也代表來自神的祝福。智慧之家是以穩固的基礎和耶和華神的祝福爲根基而建造。與此同時,智慧的宴席是以“宰殺牲畜、調和旨酒”的豐富而擺設的。

 

堅固的基礎和豐盛的內容,是智慧開始工作的出發點;明白這個出發點,對我們每一位基督徒很重要。“打發使女出去”中的“打發”,和“自己在城中至高處呼叫”中的“自己親自”也都很重要。智慧婦人的呼叫是“全家動員、自己出動”的集體行動;是由豐盛准備爲前提的邀請。

 

與之相反,愚昧婦人的准備是在“喧嚷、愚昧、一無所知”的基礎之上;“一無所知”也可以形容爲“一無所有”。就是說,愚昧在物質上是貧乏的;特別是在知識上,她缺乏靈性、缺乏正確的判斷力、更是缺乏對耶和華的認識。她在自己家門口、也在城中高出的座位上“呼叫過路人”,但是卻以“賣嘴”的空言和欺騙爲出發點。

 

智慧婦人和愚昧婦人的准備工作雖然截然不同;但是,她們工作的地點和形式卻一樣:都是在公開的場合、都以公開的方式“呼叫”,向可以接觸的人發出邀請。

 

二、智慧婦人和愚昧婦人呼叫相同的對象

 

在相同的地點,兩個截然不同的“婦人”用同樣的語言、呼叫相同的對象:“誰是愚蒙人,可以轉到這裏來!”這裏的“愚蒙人”在《箴言》中出現了15次。有時也翻譯爲“愚人/愚昧人”。它的主要特點是指“那些容易被說服、缺少正確判斷力、以及無知的人”。所以,英文新國際版聖經把它/愚蒙,也翻譯爲“缺乏判斷力的人”。愚蒙人的基本特點是:不成熟、沒有經驗、幼稚,並且不加思索地接受他人的意見或世界觀。

 

爲什麽智慧和愚昧婦人爭取“共同的對象”呢?這實際是對現實生活的寫照。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特別是那些尚未成熟的人(這並一定以年齡大小爲先決條件),總是會遇到或是來自智慧的邀請,或是來自愚昧的誘惑。我們在許多時候,討論來討論去,常常在“神的絕對權柄”和“人的具體責任”上偏頗或搖擺不定。然而,聖經真理是全備的:以神的絕對主權爲基礎,人也有脫離不開的回應和責任。

 

根據北京、廣州等大都市2012年度“梅毒”的調查,其病發率增長了17%。在增長的人群比例中,以男性爲主;60歲以上的發病者占總增長率的60%以上。這些人大多結婚多年、老伴健在、子孫滿堂。因爲受世俗價值觀的影響,出于“尋找第二春”,以致于染病在身;帶給自己和家人極大的痛苦和羞辱。

 

智慧和愚昧對她們呼叫對象的定位都很准確:“誰是愚蒙人,可以轉到這裏來。”也就是說,這兩個呼叫都是以被呼叫對象承認自己是“愚蒙人”爲前提的。但是,承認自己的愚蒙、承認自己有被引導是一回事;能否轉到正確的方向,卻是另一回事。聽從“智慧”呼叫,轉離自己愚蒙的人,將成爲“智慧人”;那些聽從愚昧婦人呼叫的,不僅沒有“轉離”愚蒙,且每況愈下,成爲“亵慢人”。受誰影響,聽從誰的呼叫,是每一個人生命中至爲重要的轉折點。

 

然而,正是在如何認識自己是否“愚昧人、無知人”這一起點上,純正的基督信仰和參雜世俗小學的“學說”之間,有很大的差距。加爾文在他的“基督要義”一書的第一章,用了許多文字來說明“認識人和認識神”的相互關系,因爲這兩者是密切不可分離的。

 

希臘哲學特別推崇對人的認識,寫在拉斐爾神廟上的箴言就是“認識你自己”,這既是希臘哲學的起點,也是西方文化、乃至近代科學狹義研究的重點。但是,加爾文的“基督要義”對此進行了透徹的分析:不認識獨一真神,不可能認識人自己;缺乏對人自己的正確認識,也會直接影響認識獨一真神。唯獨經過聖經的啓示和耶稣基督的救贖,我們才能認識創造天地萬物的獨一真神。認識了全知、全能、聖潔、慈愛、永恒的獨一真神,我們才能認識到人的有限、無知、悖逆和罪性。才能在恩典中信靠神,在生命中效法神。

 

這也是我們許多國內基督徒面臨的一個基本點,如何認識我們有著幾千年傳統的中國文化?如何認識我們自己信耶稣之前的生命?我們不能從人間小學開始,必須回到聖經的教導。因爲我們華人教會有許多入門的基礎,是需要回歸聖經和耶稣基督的十字架的。

 

在舊約中,《箴言》等智慧書清楚地告訴我們,在接受智慧、甚至愚昧的呼召之前,所有的世人都是“愚昧人、無知的人”。這也是從創世記以來,聖經的一貫真理:“愚頑人心裏說,沒有神……神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祂的沒有。他們各自都退後,一同變爲汙穢;並沒有一個行善的,連一個都沒有。”(詩篇53:1-3)

 

在新約中,耶稣教導同樣的真理,祂說,“人子來,爲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有病的人需要醫生;沒病的人是自以爲沒病,其實已經病入膏肓,走向死亡。唯獨耶稣自己是唯一的道路、真理、生命,不借著祂,沒有人可以到天父那裏去。因爲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所以,對自己的認識,特別是對你、我所繼承的曆史,對我們自己都是“愚昧人、無知人”的基本認知,要有清楚的定位。

 

這是面對和回應智慧呼召時的起點,我們千萬不要自以爲有聰明、智慧。因爲聖經說:“你見自以爲有智慧的人麽?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箴言26:11)然而,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就常在于此。許多人誤認爲:智慧呼召智慧人,愚昧呼召愚昧人。這也是我在牧會時常常遇到的問題:有些看似很虔誠的基督徒說:“牧師啊,我在信主之前就追求真善美,到了美國,聽到了福音。我就認定基督教就是我一直追求的真理。”結果呢?當真的遇到要背起十字架來跟隨主,遇到聖經教導和自己原有的想法有差距時,就離開了教會生活。

 

三、智慧婦人和愚昧婦人邀請的不同內容

 

第一、給予被邀請者的不同供應。

 

智慧邀請的內容:又對那無知的人說:你們來,吃我的餅,喝我調和的酒。

 

愚昧邀請的內容:又對那無知的人說:偷來的水是甜的,暗吃的餅是好的。

 

智慧的豐盛准備,決定了提供給被邀請者的內容:“你們來,享受已經爲你們預備好的豐盛宴席。”這是以邀請者准備好了的豐盛宴席和熱情爲起點。

 

愚昧的准備、或“一無所知/一無所有”,決定了提供給被邀請者的內容:你們來,但是我“一無所知/一無所有”;因此,你們要去偷。偷來的也不能光明正大的享用,只能暗著偷、暗著吃/暗著享用。

 

在這兩個看起來截然不同的供應面前,大多數人的選擇是智慧的?還是愚昧的?從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來看,大多數人的選擇是愚昧的。以婚姻爲例:是幼年娶的妻子好呢,還是婚外情更合乎“道德/愛情”?是公平、公義的交往好呢,還是坑蒙拐騙得來的財富好呢?是辛勤勞動建立家室好呢,還是“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發”的投機心態好呢?

 

智慧在說:來我這裏,吃已經爲你們准備好的餅、喝爲你准備好的酒;但是,拒絕的人很多。就像我們傳福音經常遇到的一樣。愚昧在說:到我這裏來,雖然我一無所有,但是我可以教你去偷、去搶、去欺騙、去發橫財、去搞婚外情、去及時享樂。因此,欺騙了許多人。

 

第二、導致被邀請者的不同結局。

 

智慧說:你們愚蒙人要舍棄愚蒙,就得存活;並要走光明的道路。愚蒙人只有舍棄愚蒙,就能得到生命、才能存活。這裏的“存活”和“走光明的道(路)”是並行的句子,所要表達的是一個意思。

 

愚昧說:你們愚蒙還不夠;要成爲亵慢人。就這樣,愚昧在愚蒙和亵慢中,把她所呼叫的人領到她的“陰魂”那裏,引到“陰間/死亡的深處”;對此人卻不自知。愚昧人、亵慢人的最大愚昧和亵慢,就是不知道現在對愚昧的回應和將來的關系,特別是不明白現在的選擇及生活態度,與將來或存或亡結局之間的因果關系。

 

存活/走光明的道路,和死亡/陰魂那裏/陰間的深處,形成了極爲顯明的對比。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結局。要存活、要走光明的道路,就要接受智慧的邀請,就必須離棄愚昧。要死亡、要與陰魂爲伍、住在陰間的深處,就接受愚昧的欺騙,以致于成爲愚昧人、亵渎人。

 

四、被智慧邀請的人如何處理與人、與神的關系

 

因著接受“智慧”或者“愚昧”的邀請,就相應的産生出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或者兩種生命形態:智慧人、亵慢人。接受智慧邀請的,脫離了自己的愚蒙,轉離自己的無知之後,成爲智慧人。接受愚昧的邀請、不僅沒有脫離愚蒙,反而變本加厲,進而成爲亵慢人。因此,聖經在《箴言》中特別強調智慧人必須將所學習的知識和智慧,直接應用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這裏,突出的表現在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神、人與自己這三方面的關系。

 

第一、如何處理或建立與人的關系:

 

“指斥亵慢人的,必被辱罵;責備惡人的,必被玷汙。”這是一組平行句,使用重複強調的方法,把同一個意思講兩遍。突出智慧人在實際生活中,如何應用自己已經獲得的智慧。在這裏,亵慢人=惡人;辱罵=玷汙。在《箴言》中,惡人、罪人、亵慢人、奸詐人、嫉妒強暴人、乖僻人等等,都是表示同樣的意思;它們主要有三方面的特點:其一,這些人與耶和華神是斷絕的。其二,這些人在倫理道德上,違背神設定的律法規範。其三,這些人在與人相處時,只會帶來災難。

 

對于如何處理與亵慢人的關系時所帶來的後果,《箴言》從豐富的人生經驗中,作出了歸納:指斥、責備的方法,不是和亵慢人接觸、交往中的正確方法;因爲這樣做所帶來的後果,不是積極的、有建設性的。反而是負面的傷害、或者被羞辱和玷汙。鑒于此,聖經直接建議、教導我們:“不要責備亵慢人,恐怕他恨你。”

 

我們要問,這是什麽樣的處理人際關系的原則?我們知道,亵慢人、罪人、惡人、奸詐人……都是描述那些不敬畏神、被神所厭惡的人。按照人們出于社會責任感的考量,對這些“壞人”的指責是每一個敬虔人、智慧人、公義人維持社會正義感“當盡的責任”。然而,聖經、特別是“智慧書”中,有許多地方的教導,似乎不是這樣。

 

從詩篇首篇開宗明義的教導我們:“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再到“不要爲作惡的心懷不平、以致于作惡”(詩篇37;73);再到“惡人的杖不要常落在義人分上,免得義人伸手作惡”(詩125:3)。並且與耶稣的勸誨完全一致:“不要與惡人作對”、“不要把珠寶給豬狗”。這些處理人際關系的一貫教導,這和世人處理善惡關系時的態度和方法很不一樣。

 

聖經在要求我們不要與“惡人、亵慢人”同流合汙,不要責備、斥責他們的同時,《箴言》希望我們所當注意的人際關系的焦點是:要“教導智慧人,他就越發有智慧;指示義人,他就增長學問。”

 

在聖經中,我們看到在注重“正面建造”和“負面拆毀”之間保持平衡關系的同時,對且“建造”或“拆毀”的對象,要有區分。與其纏繞、交織在與惡者“正面抗爭”的“恨”的狀態中,不如注重與“智慧人、義人”之間的關系上,比如教導、指示、勉勵、鞭策等正面造就。與智慧人交往、正面成長,使人使自己越發有智慧,增長學問,這是至爲重要的;這是我們人際關系的主要側重點。

 

第二、人與神的關系:

 

在任何時候,與什麽人交往、以什麽方式與人交往,交往的後果如何?必然取決于如何建立“與神的關系”。在這裏,聖經用同義平行句來表達如何建立和神的關系: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就是聰明。在這裏,用平行經文表達:敬畏=認識;耶和華=至聖者;智慧的開端=聰明。

 

在聖經、特別是舊約中,“敬畏”這個字的基本含義有三層:懼怕、尊敬(愛戴)和敬拜。這三層含義彼此聯系,構成“認識”耶和華最基本的“條件”。也就是說,不以懼怕、不以尊重(愛戴)、不以敬拜耶和華的心和行動建立與神的關系,就根本不可能認識祂。因爲耶和華是“至聖者”;“聖”的基本概念就是與其他任何的事物/人類/被造物“不一樣”。“至聖”就是“絕對的不一樣”。因爲耶和華是獨一真神,是創造主,是一切被造和存在物的主宰。

 

智慧的開端=聰明。這是由“敬畏耶和華、認識至聖者”所引發/帶來的結果。所以,聖經中的“智慧”和“聰明”的源頭,必須和神聯系在一起。由此引發的結果就是:你借著我(智慧、聰明),日子必增多,年歲也必加添。這是表明“蒙福”的生命形態最好的語言。這也是新約中的一個專用詞:永生。

 

第三 如何處理與自己的關系:

 

認識到每一個人在接受耶稣基督爲救主之前,都是“愚昧人、無知人”,才能在基督耶稣裏,和神有正確的關系。在人與神有了正確、合宜關系的基礎上,《箴言》以最直接的語言表達人與自己的關系:有智慧的人必然“日子增多,年歲加添,與自己有益”。特別是“有益”這個應許,包括了豐富的內涵。我們的好處,不在神以外。只有敬畏神、認識神,一切好處和有益的事情、關系、結局和未來,都將是正面的。

 

反之,若與神的關系出了問題,人與自己的關系也就出問題了:“你若亵慢,就必獨自擔當”一切因此所帶來的惡果。那就是“日子減少,年歲減少,與自己無益,自己承擔一切苦果子”。沒有神的人、不認識神的人,要擔當自己亵渎的生命所帶來的一切咒詛和後果。

 

五 在實際應用中明白聖經的智慧

 

聖經在以真理教導我們的時候,從來沒有把我們僅僅放在旁觀者的地位;而是常常要我們“對號入座”。在學習箴言9:1-18節的時候,我們需要把自己放進去,從三方面來檢查自己:

 

第一,我是什麽樣的被邀請者:是被智慧邀請、還是受愚昧誘惑?是以聖經真理來指導自己的生活,還是繼續按照世俗標准,偷、欺騙來“混日子”?

 

第二,我是什麽樣的施教者:是以責備愚昧人爲主要目標?還是以教導、接觸智慧人爲方向和目標?我所接觸的人群是什麽品格特征?

 

第三,我是什麽樣的受教者:聽到指責後所産生的是“恨”的情緒和行爲?還是産生“愛、有智慧、增長學問”的行爲和結果?

 

只有通過真實的檢查,我們才會對自己有真實的認知;也就會求那賜智慧、賜受教之心的主給我們力量,活出有智慧的生活。

 

(文章轉載於生命季刊第77期选自辛立『在“智慧”或“愚昧” 邀请下的生活态度』,文章鏈接:https://www.cclifefl.org/View/Article/4506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推薦文章
查看全部
熱門文章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