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聖經如何傳到華人世界?
+ 關注
2024-04-20 - 136觀看次數
回應

聖經如何傳到華人世界?

我們大部不懂聖經的原文,即使學過初班,也難以看懂。聖經如何傳到華人世界?這問題看似很簡單,不就是出版社請來的譯者翻譯嗎?回看過去千多年的聖經中譯史,卻不是那麼簡單。你知道由唐朝至今,中文聖經譯本共有多達幾十種嗎?如果要包括每種譯本的各個不同版本在內,可達幾百個。

就讓我用十分鐘時間,簡單介紹聖經中譯史。

635

景教教士早於唐太宗年代已帶經來華,並可能已翻譯新約全書,可惜手稿已失傳。今天餘下的,只有一塊石碑,一般稱為《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複製品,筆者攝於香港2017年「感動之旅」(the INSPIRED Exhibit)聖經展。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複製品,攝於香港2017年「感動之旅」(the INSPIRED Exhibit)聖經展。

1300–1400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王朝。意大利的若望.孟高維諾把新約全書譯成蒙古文。可惜,手稿已失傳。

1500–1700

雖然明太祖朱元璋閉關鎖國,但兩個世紀後,澳門卻成了葡萄牙人居住的地方,意大利和葡萄牙的教士,可經澳門來華,其中廣為人知的包括羅明堅利瑪竇陽瑪諾艾儒略等。當時羅馬教廷以拉丁文聖經為準,禁止私下把聖經翻譯成其他文字。雖然這些天主教教士沒有直接翻譯經文,但他們的宗教著作,把聖經的人名、地名、慣用語等譯成中文,為後來的聖經譯者奠定基礎。

澳門大三巴牌坊,天主之母教堂 (聖保祿教堂) 遺蹟,該堂附於聖保祿公學;艾儒略曾在該校任教。筆者拍攝。

澳門大三巴牌坊,天主之母教堂 (聖保祿教堂) 遺蹟,該堂附於聖保祿公學;艾儒略曾在該校任教。筆者拍攝。

1700–1800

清朝康熙帝在位初期,對西方文化交流態度較寬鬆,晚年卻抵制西方宗教。就在這短短的開放期,白日昇差不多完成新約全書的翻譯,這是現存最古舊的中文新約譯本。

接着來華譯經的教士,最矚目的是來自法國的賀清泰,他以官話白話文翻譯新約全書和大部份舊約。不過,接着在十九世紀來華的譯者,卻差不多全是新教的基督徒,與十七、十八世紀清一色是天主教徒的情況相反。

這個表面看似「天主教和新教交接」的現象,其實主要原因是「日不落國」或全球霸主的地位,已由千多年前的羅馬帝國,和幾百年前的西班牙帝國,轉到十八、十九世紀的大英帝國;昔日頂尖的科學、文學、宗教研究以拉丁文交流,後來已改為英文;以前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法國人主導的歐洲,到了十九世紀已變成操英語的人管治全球四份之一的人口。

十九世紀初,英語勢力在福音事工上踏入高峰。大英及海外聖書公會在1804年成立,誓要全世界人都可以接觸聖經。1806年美國麻省(Massachusetts)威廉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發生「乾草堆禱告會」(Haystack Prayer Meeting)事件,大學生立志向亞洲傳福音。1816年美國聖經公會成立。這些事件,激發隨後百年,許多操英語的基督徒往海外傳教和譯經。

1800–1890

這段時期來到大清的新教基督徒,包括早期的馬殊曼馬禮遜,和接着的許多宣教士,包括:麥都思郭實臘裨治文高德施約瑟楊格非俾士包爾騰、等等。

馬禮遜譯本,筆者攝於香港2017年「感動之旅」(the INSPIRED Exhibit)聖經展。

馬禮遜譯本,筆者攝於香港2017年「感動之旅」(the INSPIRED Exhibit)聖經展。

除了新教外,也有天主教會和俄羅斯正教會的翻譯事工,包括固里.卡爾波夫德如瑟李問漁等等。

1890–1919

十九世紀來華的譯者,來自不同宗派,引起不少看紛爭;期後大家都希望合力重譯一本各宗派都可以接受的譯本。1890年在華傳教士大會中決議合作,譯本名為《和合譯本》,由大英及海外聖書公會 (現稱英國及海外聖經公會) 於1919年出版,當中經歷辛亥革命、推翻大清等天翻地覆的歷史事件。此譯本後來簡稱《和合本》

在這段期間,還有一段重要的插曲:大英聖書公會1908年邀請了翻譯大師嚴復翻譯馬可福音〉第1至4章,作為示範,對後世影響深遠。

1920–1950

這段期間,可能戰亂比和平的時間更多,但仍有不少人繼續譯經的事工,包括蕭靜山卜士傑朱寶惠賽兆祥王宣忱鄭壽麟陸享理吳經熊馬相伯蕭舜華狄守仁、等等。

1950–2000

1960年代,有兩個重要譯本面世,分別是《蕭鐵笛譯本》、《思高聖經》,後者至今仍是眾多華人天主教聖堂的常用譯本。

1970年,《呂振中譯本》的新舊約全書出版,今天每當有平信徒在研經時打算同時翻開幾本中文聖經對照時,其中一本常常都是《呂振中譯本》。

1970年代中期起,新時代開始醞釀新思維,而語言、句法、詞彙也隨着科技、貿易和金融急速發展而變化,許多人已覺得幾十年前的《和合本》很難讀懂;要求信徒學習神的話語前先要提昇自我語文能力,也似乎說不過去。有很多機構,也開始大型的譯經計劃。這段時期出版的譯本,包括《現代中文譯本》、《當代聖經》、《新標點和合本》、《聖經新譯本》、《聖經新約全集》、《新廣東話聖經》、《牧靈聖經》、《Easy-To-Read Bible中文版》、《恢復本》等等。

2000年:AI 人工智能時代

我們踏入了互聯網、智能手提裝置、人工智能的年代。社會資源豐富,科研發展一日千里。今天入門級手提電話的運算力,遠遠超越幾十年前大學研究院裏體積好比貨車的大型電腦。以前聖經學者花一整天在圖書館才能找到的資料,現在人工智能網站免費版也可以即時提供。還找不到資料嗎?轉用付費版吧,月費比往圖書館的車費更平宜!

這段時期譯經事工翻天覆地的轉變,出版的聖經譯本很多,包括《中文標準譯本》、《聖經當代譯本》、《和合本修訂版》、《新普及譯本》、《樂仁譯本》、《共同譯本》、《馮象譯本》、《環球聖經譯本》、《新漢語譯本》、《新譯簡明聖經》等等。另外,雖然《NET聖經 (中譯本)》嚴格來說不算是新的譯本,但對聖經翻譯界帶來深遠的影響。

人功智能對聖經翻譯帶來甚麼影響呢?大家拭目以待。

回望歷史

從上面簡短的歷史可見,我們手上的中文聖經,實在得來不易。過去許多譯者都在艱苦的環境下譯經,但天父卻一直保守眾譯者,不論明、清閉關鎖國、天災戰亂,也阻不了中文聖經出版發行。中文不像其他併音文字,只需鑄造幾十種字模和標點符號,便可以用作活字排版印刷,但中文的常用字也有幾千個,在沒有電腦的年代,鑄字模和排版的成本和時間可能要多百倍。

不過,神的恩典永不缺乏,在這些困難的環境和客觀因素影響下,早在清末時期,已經有很多不同的中文譯本以活字排版印刷發行,讓日後每位新晉譯者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今天走進書店,有許多不同版本的中文聖經給我們選擇,實在不可忘記感謝天父!

你想知道更多中文聖經翻譯的故事嗎?歡迎繼續閱讀……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