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何去何從
+ 關注
2021-07-21 - 531觀看次數
回應

何去何從                                   劉志良牧師

        當社會經過政局動盪不穩,造成人心不安後,便會有移民數字攀升的現象。人總想尋找一處安樂窩生活,讓自己和家人有美好成長和人生發展。當發現身處地方未能符合所想所望時,便會尋找另一處安穩的居所。

        問題是各人的感受、看法、背景、條件和期望等都不同,所以雖然身處相同的城市和相近的遭遇,彼此的抉擇都會不盡相同。那麼在這情況下,我們何去何從呢?

冷靜分析

        在動盪時我們的感受是真實的,不同政見的人都會為香港感到憂慮,也會為所渴望的得不到成就而感到失望,更會為前途的抉擇感到忐忑不安。

        在政見衝突如火如荼時,我們各人都容易被情緒牽動,判斷失準,衝動行事;在假新聞充斥和群組訊息濫傳時,我們各人都容易受到蒙蔽,理智不足,人云亦云。但當事情發展到了今天,我們自當平心靜氣,分析一下處境和形勢,不要衝動,不要情緒化,不要豁出去。

衡量利弊

        別人選擇去或留,自有他們的原因和理由,也有他們早前的計劃與安排。我們無從過問,也不用介懷。我們只須理智地衡量去留的利弊,系統地寫下各種原因和後果,以及跟進的措施等。若是有甚麼特別的原因,不得不離去的,那就思索怎樣安排移居地的生活和子女學業等事宜吧!若只是因為心裏不安便下決定,那便是把個人的前途和子女的未來下賭注了!那會否是超過了自己的承受能力的呢?

        我們常聽說移民是為子女的學習設想,不希望他們學習時受到難處。但我們是否真的研究過要移居地的學校制度、教育課程和升學出路?會否在那社會又有某些我們難以接受的價值觀在灌輸給學生?當地的教育模式是否真的比香港的教育模式優勝?我個人並不否定人要更換教育模式或生活城市的可能性,我也曾因孩子的學習不符理想而替他們轉校。我乃是彼此提醒,我們應當先衡量各方面的利弊,計算代價,權衡輕重,預備應對方案。

        我們不要以為自己有信心便可不顧一切,因為信心也有盲目與理智的分別的。前者是賭徒按他們的計算和分析這一注應該是買大還是買小,他們下注時是滿有信心的,但我們認為那只是盲目的信心。後者卻是在智慧分析多方形勢後,清楚知道去留的利弊,但經祈禱並與家人溝通後,得到基督賜的平安作印證(參西三15),知道縱然所下的決定會帶來難處,但信得過主的同在,又有家人的同心支持,便勇敢行事作抉擇。

責任承擔

        如果我們仍只是青年階段,移民與否對家庭的照顧影響不大,若移了民仍可稍後回流,若留港也可稍後才辦移民,那麼我們抉擇的壓力不會很大。然而我們若已為人父母,我們便須知道移民與否的決定最少影響我們這一代、下一代,與上一代。

        我們若是移民了,誰去照顧我們的父母呢?我們可能說我們仍有兄弟姊妹。但難到真的是如俗語說:「走得快,好世界」?我們竟把照顧父母的責任拱手交給其他親人,然後就自尋幸福和出路?他們甘於承擔嗎?他們能承擔嗎?雖說世界很細,父母若有病痛,我們可回來探望他們。但親情的照顧豈只是在親人患重病或彌留時來看一眼呢?

        疫情下我親眼見到不少人在親人離世前是趕不及回來送別的!我也牧養過一名長者獨居在港,家人給她租住過千呎豪宅,並聘請兩名家傭照顧她,可是給她致電問候的次數逐漸由每周一次,變到每月一次,最後是一年一次,而在那長者離世時送殯行列中沒有一名是親人,竟全是教會的弟兄姊妹!是的,「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那我們何不讀聖經,學聖經?聖經說:「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箴二十三25)我那次負責的安息禮拜是我生平主禮的喪事中最心感不安的一次,那並不是因出席人少,不是因規格從簡,不是因氣氛影響,乃是感到主內的情誼竟比親情更深。我難以忘記那長者告訴我,她從前曾於女兒去美國升學時,長年留居陪伴,駕車接送,照顧生活,多年後她才回港的呢!我們都當思想如何使父母歡喜,並切實施行。

真誠表達

        如果我們衡量利弊後,決定要離港移居他國,我們也應真誠地跟父母家人表達箇中原委,期盼取得他們的諒解和支持。不要講虛假的理由,也不要許下不會實行的承諾。不然那是叫父母和家人更傷心難過的。

        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知道供養父母是我們不可逃避的責任,不應以移民他鄉後生活艱難和養育兒女開支很大作為不供養父母的理由。聖經說:「『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弗六2-3)我們須知道我們的言行全在自己的兒女的眼中和耳中,我們若真的希望他們的人生蒙福,便應當學習快樂地實踐孝敬父母的真理,讓孩子們得着言教和身教。

尋求主旨

        聖經應許我們說:「因為這神永永遠遠為我們的神;祂必作我們引路的,直到死時。」(詩四十八14)這處經文提醒我們,神是引領我們人生道路的主,讓我們的人生在世蒙福,祂也必領我們回永恆的天家。因此,我們必須問自己,我們是否願意全能的造物主引領我們的人生路?還是我們只希望祂按我們所想望的為我們開路呢?前者的跟隨是以神為主的抉擇,無論或去或留,都憑主的旨意而行。後者是希望主跟隨我們前行,我作了決定,然後由主來買單。平心而論,哪者更有保障呢?

        我們閱讀聖經時,會發現很多人物,包括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都經歷過主引導他們或移居他鄉,或留居原地,也有不少人物在考慮掙扎的過程祈禱仰望主的帶領,結果那些按主心意抉擇和行事的都蒙恩,但那些偏行己路的卻都闖禍。

靠主得力

        我們當知道不論我們移民他方或留居原地,都要面對不知道的明天,因此,我們都要倚靠主面對挑戰,也要學習如何培育下一代倚靠主得能力勝過世界試探和人生挑戰。一般來說,他鄉遇故知的機會是較少的。在新生活地方遇到難處時,若沒有足夠的信心操練和尋求主的決心,遇到挫敗時是更感孤單的。若是留港則有較熟悉的環境和相熟的親友,也有一起成長的教會弟兄姊妹,我們的支持較多,但也要學習彼此分擔重擔、互相扶持和祈禱守望。

使命人生

        屬神的人須知道我們的人生不應當是盲目的,乃應是有清楚的人生方向,也有清晰的人生使命。那麼我們不論留港或去到任何一處,都是帶着崇高的使命來生活,見證神的恩惠,讓別人得到祝福。

        聖經記載當神指引亞伯蘭離開吾珥去以色列地時,這樣說:「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創十二1-4上)這經文告訴我們,跟從神指引而行事為人的人,會得神應許和蒙福,而屬神的人要有一個使別人得福的使命。

        我們當思想一下我可以怎樣使別人得福?若是留港,可怎樣過一個使香港人得福的生活?若是移民,可怎樣使那裏的人得福?

        人生若是沒有使命,便會混沌地過活,那是浪費我們的生命資源和生命力。我們為有意義的使命而活,則我們或去或留,都必喜樂,因有主的同在,而別人也會因我們喜樂,因他們從我們身上認識到跟隨主走人生道路者的福氣。

結語

        我愈來愈感到生命的可貴,也感到人生光陰流逝的快速,我想到還有很多蠻有意義的事需要我們眾人把握時機來完成。我不敢憑自己心意走人生道路,因為我害怕浪費了寶貴的人生年日,不能完成主給我的人生托付。祝願你也倚靠主而清楚你的人生何去何從,過蒙福的生活!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推薦文章
查看全部
熱門文章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