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猶太故事中的讀經智慧》(3) 所多瑪城的罪究竟是甚麼?
+ 關注
2020-12-28 - 225觀看次數
回應

《猶太故事中的讀經智慧》(3) 所多瑪城的罪究竟是甚麼?

原文背景, 希伯來根源, 新約研究, 舊約研究 / By Henry Ho


所多瑪這個在創世記中的地名雖然是一個古舊的城,但她的著名沒有因為她的毀滅而消失,反而其爭議更延續至廿一世紀的今天,因為所多瑪的故事提到那地方的人要羅得交出藏在他家中的男性訪客任他們作不當行為,所以現代信徒便用Sodomy(所多瑪的英文是Sodom)形容同性性行為,這是現代人,甚至是信徒對所多瑪的常見理解。

猶太故事是如何描述所多瑪這個罪惡之城?

當不少信徒認為所多瑪的罪惡都是和性罪惡或同性戀有關的時候,猶太解經故事的理解又是怎樣呢?

“兩個女子去到一口井準備打水,其中一位女子向另一位說:「為何你的面色如此差,好像病了一樣?」女子回答:「我們已沒有食物,差不多要死了……」發問的女子聽到後如何回應?她就在不被人察覺的情況下暗中先把自己的瓶放滿了麵粉,然後把裝滿麵粉的瓶與那位貧弱女子的瓶對換。

對調瓶子的事卻被所多瑪人來到揭發,他們便捉去那救人的女子然後把她活活燒死……

聖潔的上主說:「即使我想保持沉默,這救人的女子那份公義也不容許我如此!」”

– 創世記米大示49:6

這故事想想關注的不是信徒常以為的同性戀的問題,反而是對貧窮人欺壓的情況,但這帶來的問題是:

為何故事是以女性作為主角,而且更得到上主的惦記?

創世記明明提及所多瑪事件涉及性罪行問題,何時有提及貧窮受壓的情況?

故事釋義

拉比說這故事與創世記18:20~21中的希伯來文” זְעָקָה”和19:13的” צְעָקָה” 的「聲音」一字有關。

拉比Rashi引用塔木德經(Talmud)公會篇的109b的解釋指「聲音」是「她的呼喊」的意思,也切合以上故事去用女性作主角,但為何這「呼喊」的居然是一個女人,而不是男人? 1其實原因相當簡單,因為” זְעָקָה”的詞性是一個陰性字,拉比便想像這呼喊的聲音是由女性發出的。

但為何拉比認為所多瑪的罪會是欺壓貧窮?因為在妥拉(Torah,摩西五經)的其他書卷中,” זְעָקָה”(聲音/呼喊)都是用於人受強權壓逼的處境中,例如:

Exodus 2:23 過了多年、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因作苦工、就歎息哀求、他們的哀聲達於 神。

這節裡的「歎息哀求」其實也是” וַיִּזְעָ֑קוּ”(and they cry out),以色列民受法老的壓逼而向上主發出哀聲。另外又看看以下這節:

Exodus 22:22 不可苦待寡婦和孤兒;

Exodus 22:23 若是苦待他們一點、他們向我一哀求、我總要聽他們的哀聲、

Exodus 22:24 並要發烈怒、用刀殺你們、使你們的妻子為寡婦、兒女為孤兒。

出埃及記中的22:23的「哀求」和「哀聲」是上主藉摩西吩咐以色列人,因為他們在埃及地經歷過欺壓,所以希望他們將來在迦南地生活不會犯上欺壓自己同胞的孤兒寡婦的錯誤。這兩個例子都是拉比理解所多瑪極大的罪惡是來自欺壓貧窮的理據,也是為何這故事是以女性作為主角,也得到上主惦記的原因了!

其實拉比建立這個猶太故事的論據也得到先知的認證,他們就是耶利米和以西結,他們都同樣說所多瑪所做罪惡滔天的事就是欺壓貧窮:

Jeremiah 23:14 我在耶路撒冷的先知中曾見可憎惡的事、他們行姦淫、作事虛妄、又堅固惡人的手、甚至無人回頭離開他的惡、他們在我面前都像所多瑪、耶路撒冷的居民都像蛾摩拉。

Ezekiel 16:49 看哪、你妹妹所多瑪的罪孽是這樣、他和他的眾女都心驕氣傲、糧食飽足、大享安逸、並沒有扶助困苦和窮乏人的手。

如何重新看待所多瑪的罪?

為何信徒與猶太拉比和先知的結論如此不同?

信徒看所多瑪罪惡的根據主要是來自創世記19章中羅得的故事,所得出的結論自然就是性罪行,但拉比所看的卻在18:20和21兩節。

故然創世記19章有涉及性罪惡的議題,但要小心的是當中的性罪惡只是羅得所遭遇的其中一個生活片段,並不能等同性罪惡就是所多瑪問題的全部;相反,吸引拉比去想的反而是「上主所聽到的,究竟是怎樣的呼喊?」他們沒有把思考停在一段經文上,反而能廣闊的去從妥拉中與「呼喊」的希伯來文相關的段落尋找線索,於是便得出貧窮受欺壓的結論。

所以,讀經者選取社會不公的角度去看所多瑪的罪惡會更為合理。性罪行當然也是這個罪惡之城的問題,但要謹記性罪惡只是當中的問題之一而已,並非全部,如果把這城的性罪惡看為最主要,甚至變成唯一,就會捉錯用神。

猶太故事的讀經思維

再想深一層,為何拉比懂得以創世記18:20和21兩節去建立更為合理的觀點,反而現代讀經者卻反而根據第19章?

第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如果立論是建基在「上主聽到的是甚麼的呼喊?」這個問題的話,拉比所關心的焦點是上主自己和上主所聽到的。換言之,聖經作為上主的啟示,要向愛祂話語的人說話,那麼一個成熟的讀經者在面對文本時所關注的,應該就是去問上主內心所關注的是甚麼。如果循這個思維去思考聖經給我們的資料,讀經者自然會讀得懂上主自己的心意。

而第一個原因引申出第二個原因,就是如果讀經者沒有去關心上主所關注的,那麼讀經是帶着怎樣的心態?其一是敷衍了事,把經讀完然後簡單下個結論就是了。然而更危險的,是讀經者可以帶着極為主觀的前設去讀經,當找到附合個人觀點的經文,便把自己的意思強加在經文之上了。以這段與所多瑪有關的經文為例,如果人對性罪惡極為關注,所多瑪的罪,就只會有性罪惡而沒有其他了。

這個猶太故事令我們明白讀經是一件怎樣的事情:就是如果想讀經能讀得明白,首先要努力減少是透過經文去滿足自己的關注,接着要增加的就是竭力尋求上主自己的關注!

註:

 ” זְעָקָה”這字在和合本和新譯本中都譯作「聲音」,這個翻譯較為中性,因為按2017年的環球聖經譯本中,把18:20中的這希伯來文譯為「喊聱」,其譯註也指這字在其他的經文中都指為受害者的哀號和呼救聲,而這個譯法會較為傳神。


參考資料

Midrash Rabbah(10 Vol. Set).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Rabbi DR. Harry Freedman.& Maurice Simon. New York: Soncino Press, 1983.

Nahum M. Sarna. The JPS Torah Commentary: Genesis. Philadelphia: The 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y, 1989.


原文鏈結:https://hadavar.org.hk/jewish-wisdom-3/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推薦文章
查看全部
熱門文章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