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突破Breakazine書誌分享會 彭正雄:操練勇氣捍衛真相美善
+ 關注
2020-01-30 - 409觀看次數
回應

【時代論壇訊】反修例運動多個月來的經驗,需要有系統的沉澱與整理。突破機構(下稱突破)Breakazine在最近兩期的《催淚香港》與《勇氣不滅》(分別於去年十月與今年一月出版),均深化有關運動進程的思考。日前突破舉辦Breakazine的分享會,該刊總編輯彭正雄與突破出版及媒體事工總監梁柏堅分別從製作角度與背後的神學反思分享箇中反思,並邀得浸信會神學院院牧林國彬牧師帶領會眾學習有關聆聽與非暴力溝通的技巧。

當學生們迎接「改變一生的暑假」

彭正雄從編採過程中的觀察和對話,觀察到現時年輕人的心靈與情緒狀態都受社會運動影響。自去年六月運動爆發以來,他指這是一個「改變他們一生的暑假」,不少學生多年來學習的公民教育課,彷彿要在一場運動中全數應用及再學習。在運動初期,他曾採訪一些在中學籌辦聯署與罷課行動的中學生,發覺他們並不如建制喉舌指「上街的學生全都是讀書成績不好的『廢青』」,不少參與的不乏「學霸」的品學兼優學生,他們亦會在遊行中穿戴裝備、搬運物資等。「這是一種價值觀的取向,優秀學生由從前只關注自身學業、前途的『利己』思想,轉化為將自身命運與香港前途掛鉤的『利他』思想。」

彭正雄觀察到,有不少年輕人在六月才參與人生首次遊行。「當時政府在去年六月九日對一百萬人上街訴求的漠視,與在六月九日他們的同輩都被當作暴徒而鎮壓,都把他們的世界觀帶來徹底的衝撃,有些學生連試也考不了。」當警察由傳統教育中的除暴安良變為施暴者,學生的社會價值系統開始破滅,亦引起一連串的負面情緒反應,彭正雄觀察年輕人最常見的情緒是內疚與失望:「即使年輕人不在前線,都會引起極大的情緒,尤其是被虐打的年輕人,都會問:『為何受苦的是他而不是我?』他們又會對香港的前路感到絕望,每次運動前都會感到『如果不出來,香港便會玩完(Endgame)』的絕望情緒。」此外,社會上的「篤灰」的不信任風氣,亦讓年輕人不敢找社工、老師等求助,在情緒難以抒發下,在運動初期亦發生一些抗爭者的自殺事件。

談及成年人可給年輕人的支援,彭正雄指自己在去年十一月曾與那些被警方圍困在香港中文大學衝突現場的前線年輕人對話,他們指若有選擇自己也不想在前線參與、不想使用暴力,但奈何大學校園被警方入侵,迫使他們需要奮起抵抗。彭正雄又引述當時的年輕示威者指,明白成年人有一定負擔,不能與年輕人一同站在最前線,「但(成年人)都可否站在年輕人的後面?」,給予他們一些支持。彭正雄指其實《勇氣不滅》的對象是寫給「和理非」的示威者,「勇氣可以不一定與武力扣連在一起,但當年輕人都願意為追求真相、美善而付出時,我們又可以如何有勇氣地為捍衛相同價值而挺身而出?」他指我們可透過生活中各種對照顧弱勢社群的操練,而把勇氣累積。

彭正雄

 

應歸回基督的重生談牧養

梁柏堅則從牧養角度反思,指出現時不少牧者出外講道時,都要顧及會眾的政治取向的「顏色」而調整講道內容。他笑言有些人以為年長的受眾便必然是屬保守與親建制派,但其實「只要與他們說文化大革命,便令他們對現時的處境能有所共鳴。」梁柏堅認為,坊間提倡的「分色牧養」,是政權按照其劇本而想造成分化,這不是合符聖經的教導。他引用保羅在新約時代面對多元族群時的張力,指保羅當時面對有關猶太人、希臘人不同世俗身份、習俗引起的紛爭,解決的方法卻是由擁抱一個新身份做起:「當基督成為新造的人,這是一個可供不同立場都仰賴的新創造(New Being)、新的起點。」他認為保羅詮釋了耶穌解答尼哥德慕的重生疑惑,「在基督裡成為新的生命」。

梁柏堅解釋,今天教會並不是要在政治中重生,反而是要回到創造的起點,重視人性。「無論我們是前線示威者、還是警察,都不應因任務而決定了身份立場,反而是當我們看見苦難,有沒有因人性而心中感受到對方的眼淚,從而為他人流淚。」

談及社會上彌漫著白色恐怖狀況,梁柏堅引用彭正雄上述在中大的見聞,認為每個示威者都說看自己感到害怕,但為何他們都會願意出來?他認為勇氣是很奇妙的東西,當看見其他人有需要、或他人在展現勇氣時,自己的勇氣便會被激發,即使只有五分鐘也好。他指Breakazine團隊在出版《催淚香港》時,曾收到很多投訴信,有一封投訴信更以一疊厚紙形式申訴對突破與Breakazine的不滿。這令該刊編輯部都擔心出版會有一定潛在風險,但最後編輯團隊仍堅持出版《勇氣不滅》時,正是想用行動展現勇氣本身。

梁柏堅

創建具空間聆聽的溝通方式

林國彬則認為在當下的處境中,牧養青少年更需要聆聽,並相信聖靈會在群體中引導連結,幫助弟兄姊妹放下論斷,用心感受對方的需要、重新連結。他引用帕爾默(Parker Palmer)參考貴格會(Quaker)的崇拜方式帶領「靈建小組」,認為此時的牧養不需強調主動作出教導,反而是容讓聖靈聲音在求助者心中說話、讓後者的內在老師(inner teacher)引導自身,牧者從中只是作催化的角色。他又指貴格會的傳統重視群體,認為群體能幫助我們分辨聖靈內在的聲音。林國彬認為,聆聽的重點,是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讓求助者的真我呈現,所以帶領者可以「不糾正、不建議」。他在講座中亦邀請各參加者分享作體驗這種溝通模式。

此外林國彬亦介紹非暴力溝通(Non-violence conversation)的原則,包含觀察(observation)、感受(feelings)、需要(needs)及請求(requests)。當中最重要的是在觀察中不帶判斷,以及感受他者心底中的需要,同時此刻自己認為他者又有何需要。他認為透過反覆操練者,可以在論斷中與人結連。

林國彬

會眾即席嘗試溝通練習

在問答環節中,有會眾關心在現時的社會處境中,教會可以怎樣回應,並問及當教會彼此政見各有不同,甚至有激烈的情緒,如何與不同立場的人「同歸於一」。梁柏堅指,如果一直不處理自身的情緒狀態,很易變成「同歸於盡」,在做不到時不需勉強;但同時在生活上亦有對智慧與勇氣的操練,如「仁者必有勇」。

突破總幹事萬樂人在總結時,指自己自擔任該機構副總幹事起,一路上經歷反國教運動、雨傘運動,及至去年的反修例運動,感歎承受時代的包袱不容易,自己亦不斷在重新預備與適應。她指需要現時更謙卑地進到年輕人當中,學習與他們同行,多聆聽、理解和對話;並希望在這漫長的黑夜中,突破機構與教會能彼此「集氣」,以生命的火種互相燃亮,實踐從上帝而來的信、望、愛。

是次講座名為「『催淚香港』青少年教牧分享交流會」,在一月十五日下午於突破中心地庫舉行,約有一百六十多人出席。是次分享會原於去年十一月十三日下午舉行,後因當時社會運動狀況而延期。

萬樂人


守護自由空間,請支持基督教《時代論壇》
請選擇:💳 網上捐款(信用卡)或
⚡️轉數快FPS - 51100803(註明奉獻,如需收據請附姓名及電話)

文章轉載於『時代論壇』,原文鏈接:

https://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60974&Pid=102&Version=0&Cid=2141&Charset=big5_hkscs

關注我們:時代論壇eLand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推薦文章
內地代表出席雅加達青年洛桑大會
六年前,中國大陸代表團曾受內地政府阻止,無法出席第三屆洛桑大會二○一○年開普敦普世宣教會議。今年,中國代表卻能出席八月三日至十日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的青年洛桑大會2016(YLG2016),幾近逐一跟世界其他地區代表討論合作策略,努力尋求如何能夠成為全球使命的夥伴。 YLG2016假印尼雅加達希望之光大學(Universitas Pelita Harapan)的環球校園舉行,有千多名來自一百四十多個國家的年輕領袖和導師參與。YLG2016大會項目設計主席賓遜(David Benson)指出,大會主題為「在那偉大故事中合一」,圍繞上帝的旨意貫穿人類歷史的聖經故事,重新聆聽上主召喚人去創造、悔改、祝福、關愛、復和、和敬拜的洪音,「在廣闊的多元文化中交流各自的故事,我們都受啟發去重新想像何謂培育神的世界、轉離偶像崇拜、回應救贖、重建和平,以及為神的榮耀作工。」 大會期間,參加者梳理了這一代所面臨的主要挑戰:如何在懷疑的世代傳揚基督真理、傳揚整全福音及基督於貧窮和環境之上的主權意味甚麼、如何回應性觀念的不同概念、受迫害的教會,以及福音派在未來數十年要面對的主要挑戰。 在各全體大會之間,留有大量時段供禱告及策劃全球使命之用。參與者更自發組織了超過五十個按主題編排的會議。聚會項目還包括一系列的實驗工作坊,引導參與者通過討論,藉新創的宣教計劃具體開展合作活動。大會結束之日,已收到超過五十九份可行宣教合作項目的意見書,部份更將獲資助基金撥款啟動。 而「開普敦承諾書」(Cape Town Commitment)中多個重大的宣教議題,成了YLG2016分區大會和卅五個工作坊的焦點。此外,資深和年輕領袖亦有機會單對單會面,彼此交流。為了強調「連結」於YLG2016的重要性,大會安排了大量的自由時段,這促使參與者騰出更多心靈空間。 內地代表在大會中跟與會者分別「使命中國2030」的願景--希望到了二○三○年,可向海外差遣合共二萬名宣教士。他們與YLG2016的非洲與會者的討論成果尤其豐碩,因為有一百多萬中國人正生活在非洲大陸,成了非洲教會鮮有接觸的群組。
查看全部
熱門文章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