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s://www.google.com.hk/search?q=%E6%AD%A6%E9%81%93%E7%8B%82%E4%B9%8B%E8%A9%A9&source=lnms&tbm=isch&sa=X&ved=2ahUKEwiAq9igpY_bAhULi7wKHcmjCnkQ_AUoAXoECAEQAw&biw=1680&bih=900#imgrc=_
從《武道狂之詩》說起
「武俠」是很多人愛看的類型——尤其男性。
「勝利」則是「武俠」作品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許多平凡人渴望變得不平凡的心理投射。所以,像我這樣的平凡人便趨之若鶩、神為之奪。不過近年看喬靖夫的《武道狂之詩》,忽然引發出一些從前沒有想過的觀點。
故事以燕橫和同樣遭到武當滅派的荊裂作主線,他們一同踏上「修練」之路,誓要在武功上勝過武當。一幕幕的慘戰,令我看得心驚膽跳。這是喬靖夫在描寫方面的過人之處,他總會營造一些氣氛,令你不寒而慄,從而產生一種壓迫感。
恐懼能把人壓垮,也能把人的勇氣和潛能召喚出來。到底會是哪種效果,視乎其人本質,也只有臨到危機前才能證明。」(《武道狂之詩》卷十九,121頁)
在《武道狂之詩》裡,如何戰勝自己的「恐懼」,從而變成強者,是喬靖夫要表達的重要主題,因為在恐懼面前,我們都得面對真我。
「雖萬千人,吾往矣!」是一種氣概,未必是真勇。非常害怕,但仍然迎難而上,那才是勇者的所為。主耶穌在將要面對十字架的時候,「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路22:44),我相信祂是害怕的(害怕與父神分離),否則不會三次作出同樣的禱告。當祂得著受難赴死的勇氣之後,祂平靜了,在被人捉拿時盡顯王者和仁者的氣度。
相反,另一個「王者」掃羅,卻因為恐懼而逐步走上悲慘的命運。
由於害怕百姓散去,掃羅沒有聽從撒母耳的吩咐,等他到來才獻祭(撒上13:9)。他又因為害怕失去王位,幾度追殺大衛。最終,他的結局是「自己伏在刀上」而死。非利士人更「割下他的首級」,「將他的屍身釘在伯珊的城牆上」(參撒上31:4-10)。他悲慘的命運,源自他從一開始就被「恐懼壓垮」——他懦弱的本質給顯露了出來。他雖然「身體比眾民高過一頭」,並且「又健壯又俊美」(撒上9:2),但他克服不了心中的恐懼,做出不合神心意的事情,最後走上了絕路。
恐懼,來自我們犯罪後的始祖(創3:10)。單是在創世記,羅得、亞伯拉罕、以撒、猶大等等,都曾經因為恐懼而做出錯誤的行動。摩西、以利亞、彼得,甚至保羅,也有他們懼怕的時刻。
我也非常膽小,我怕看恐怖電影;小時候怕黑、怕鬼;怕被人責駡;怕被人拒絕;怕尷尬;怕丟臉。我極怕對質、極怕潑婦式的對罵,因此我很少會「據理力爭」。每當別人指出我的錯處,我只會像「鵪鶉」般默不作聲,不懂反駁。恐懼,成了我性格的一大缺憾,也是與人溝通的障礙。
這與生俱來的情緒既是不能避免,我們可以怎樣勝過它呢?
「不要懼怕」這幾個字,在聖經裡經常出現。神不但對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說(創15:1; 26:24; 46:3),也幾乎對每一代的以色列人說。但單聽神這幾個字,我們便能不懼怕嗎?我們似乎需要一些更正面的想法和確據:
詩23:4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詩118:6 有耶和華幫助我,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
箴29:25 懼怕人的,陷入網羅;惟有倚靠耶和華的,必得安穩。
太10:28 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裏的,正要怕他。
若我們不想被「恐懼」(fear)吞噬,便要「敬畏」(fear的另一譯法)那該受「敬畏」的神。神為什麼配受「敬畏」?因為祂:
(一) 大有能力、施行拯救 (參出14:13, 31)
當神叫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時,祂不但施行十災令埃及「諸神」失色,更以雲柱、火柱保護以色列人。過了紅海之後,祂淹死了所有埃及追兵。耶和華向埃及人行了這些大事之後,以色列人「就敬畏耶和華,又信服他和他的僕人摩西」。
出埃及的各種神蹟奇事,成了很多詩篇的內容,讓世世代代的以色列人都記得神是超乎萬神之上的真神,祂絕對有能力救我們脫離一切的禍患,叫我們知道,「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詩23:4)。這樣大有能力又保護我們的神,我們怎能不敬畏祂?
(二) 創造萬有、掌管世界(參詩96:5; 103:19; 104:1-5)
詩篇裡多處描述神創造的偉大。試問如此井然有序又浩瀚無邊的宇宙,假如沒有超乎萬有之上的神在管理,怎能不生亂子?
祂既是「以風為使者,以火燄為僕役,將地立在根基上,使地永不動搖」的神(詩23:4-5),我們怎能不敬畏祂?
(三) 創造我們、愛護我們(參詩139:15-16;伯10:12)
大衛說我們「受造奇妙可畏」,並且我們未成形的體質,神的眼早已看見;我們尚未度的日子,祂也已經寫在祂的冊上(詩139:14, 16)。神在創世時為亞當、夏娃預備伊甸園;在人類犯罪之後給我們救恩的應許;在洪水滅世的審判之中,為義人挪亞一家和地上各類飛禽走獸預備方舟。祂連麻雀也看顧、百合花也給榮華,那按著祂形象和樣式所造的人,祂豈能不愛惜呢?
單憑上述這幾點,我們便不能不承認神的偉大和慈愛,不能不敬畏祂。
敬畏耶和華能夠幫助我們遠離惡事,也會叫我們謙卑、不倚靠自己,因為「我靠着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4:13)。
舉例說,約瑟因為敬畏神,不怕得罪主母,更逃避她的勾引。因為他知道,這是「得罪神的大惡」,所以他要力抗試探(參創39:7-9)。
另外,但以理和他的三友因為敬畏神,因此「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玷污自己」(但1:8),他們不怕因而得罪王,因為在神面前保持不被玷污的身心更是重要。他的三個朋友更不怕烈火洪爐,誓死不拜尼布甲尼撒的金像(但3:16-18),因為他們只敬拜耶和華神。「即或不然」這幾個字,證明他們敬畏神多於懼怕人,甚至死也不怕。
還有希伯來書11章裡的信心英雄們,全都是因為敬畏神、對神有信心才會做出與世人的價值取向不同的事情。他們都得到神的稱讚,也成了我們的榜樣。
是的,很多事情會叫我們害怕,會叫我們裹足不前。但正如張家輝在《激戰》裡所說的:「怯,會輸一世。」當我們被放進了人生的格鬥場中,我們只有“fight or flight”(打或逃)的選擇。你願意因為害怕、逃避而「輸一世」,還是願意穿上「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弗6:11-17),靠著隨時幫助我們的聖靈,與同走天路的弟兄姊妹一同打那美好的仗?
刀劍 揮不去
心中恐懼
斬不斷 夢魘滲進潛意識裡的絲纏
原來敵人
早在血脈裡依存
在欲望裡支配
剜目 斷臂
傷殘不到他半條毛髮
而他的爪
卻攫取了 脈博的跳動
我真是苦啊!
誰能救我?
那以死勝死的王
卻叫我得勝有餘
不再懼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