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養兒一百歲,憂心多少年?_ 鍾維壽醫生
+ 關注
2022-02-17 - 245觀看次數
回應

精神健康趣談 之

養兒一百歲,憂心多少年?_ 鍾維壽醫生

心理健康研究當中,經常提及到的「照顧者壓力」(caregivers stress),大多數著眼於家中有認知障礙症(腦退化)長者的適應,而帶出的負面情緒反應。其實,我們不應忽略一些需照顧患癌或長期病患孩子的父母,他們背負的心理重擔也是極之巨大。

早前,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完成了一個病童家長精神狀態的調查,發現接近一半的受訪者有焦慮緊張病徵。部分因素與近期全球新冠病毒肆虐有關,有個案害怕自己患病令家中小朋友容易受感染,故重複清潔家居和有強迫性的不停洗手習慣;也有近五成家長經常足不出戶,當中16%甚至多過三星期未曾外出過。

相比家有患上腦退化長者的照顧者而言,病童家長處理好自己的壓力和憂心去面對逆境,是十分重要,因為這樣會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幫助他們以正向的心理,去克服因病患帶來的種種困難。報章已有無數的文章教讀者如何減壓,在此我想談的是「自我效能」(self-efficacy)這個概念。

自我效能是指我們自身能力的信念,對自己能否利用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的自信程度。這個知識原本由一位社會認知學者(Bandura) 在70年代提出,後來應用在運動和教育心理學上面。可能讀者會問:這個和自信心是否一樣?自信心是當刻覺得自己有多少能力和自我形象的感覺,它也從良好的自我效能而產生。而自我效能卻是一個在努力過程之下的信念,也可以說是一個有決心和意志力,要達成目標的信念。有些病童的家長常處在驚嚇、恐懼和不安的狀態裡,自我效能和抗逆能力必然處於低點。以下分享四個日常生活的態度,可以幫助提升自我效能:

(1)以過往成功經驗作為鼓勵,愈戰愈強:

以往一定有失敗和成功的經驗,可是我們多數會記著失敗的例子。每個小成功都可成為大動力,只是我們不慣於去數算,亦不樂意找機會去面對更多挑戰,因而不能多賺取更多成功經驗。病童的父母在年年月月不斷地照顧孩子,披荊斬棘的成功經驗著實不少。

(2)觀察並代入別人的成功經驗:

以往的抗癌小戰士們,又或不少殘奧運動員,他們的𡚒鬥故事十分感人,家長和小朋友都可以代入他們的角色,增強鬥志來克服眼前的困難。

(3)欣賞別人對自己的鼓勵:

不要輕看別人對你說的一聲「加油」和「為你打氣」,因為欣賞別人對自己的鼓勵,才能產生動力。有時,也應該向自己多說一些鼓勵話。

(4)明白和了解自己在壓力下的身體和心理反應:

承認自己長久照料病患小朋友而滋生的壓力和焦慮、抑鬱的情緒,身體健康也出現問題,身心疲憊。

要達到高質素自我效能,真的必須用決心和刻意地選擇新方法。正如上述的(3)的景況裡,當家長帶著病童覆診或外出時,經常面露笑容,別人必會開口讚賞他們的處事表現,從而增加自我效能。所以,生活快樂是可選擇的。若養兒一百歲,你還要憂心多少年?相信這也是自己可決定的。

「神說:『我要除去你肩頭的重擔,使你的手放下筐子。』」〈詩篇81﹕6〉

鍾維壽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原文鏈結:https://tdww.org.hk/2021/10/26/精神健康趣談-之-養兒一百歲,憂心多少年?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