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騙海求生記
+ 關注
2015-11-06 - 471觀看次數
回應

騙海求生記

《警訊》常提醒觀眾「騙徒手法層出不窮」,然而近日騙徒的手法豈止層出不窮,簡直是創意無窮,扮速遞、扮綁匪、扮社署職員甚至扮中聯辦官員,叫人防不勝防。

罪世浮生,我們都知道自己生存在充滿罪惡的世界當中,會盡力保護自己。

然而,當狼披上羊皮,扮成無害的人招搖撞騙,人們被騙去的不止是金錢,還有信心。

當世事真假難辨,我們應怎樣自處?當做好人沒有好報,我們為什麼還要做好人?

《天使心》邀請了犯罪學家和社會學者等專家現身說法,教導我們如何在騙海中醒目求存。

假如有一天,連跌倒的婆婆也不敢扶起……

騙案頻生,已令香港社會陷入廣泛的信心危機,因為騙徒扮成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人物來行騙,令人難以察覺。以往騙徒大多以電話行騙,現在他們「進化」到以真面目上門假冒成政府職員來伺機入屋,例如扮成水務署職員驗鉛水、扮成社會福利署職員「探訪」,連老人家也不放過,導致市民對社會的信心瞬間崩解。

信心是緊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維持社會順暢運作的重要元素:你不會無端質疑登上的的士是否假冒的士的賊車,也不會無端懷疑將你由嬰孩撫養成人的女士是否親生媽媽。然而,當這個信心的扣子出現裂縫,人們便不由得事事猜疑,活得擔驚受怕,甚至為免成為被騙的「水魚」而戴上冷漠的面具,對急需援手的人冷眼旁觀。最終,社會會出現這可怕的一幕:明明看着一位老婆婆在街上跌倒,卻沒有人敢扶起她,生怕對方是騙子,行善反被敲詐一筆醫藥費。

《聖經》明言:「你們不可偷盜、不可欺騙、也不可彼此說謊。」(《利未記》19章11節),可惜離棄了上帝的人類早已習慣活在充滿謊言的世界,有些人甚至認為不說謊便難以在亂世中求存。人可以連至親也可以欺騙,唯有完全信實的上帝無論人類如何敗壞,也守約愛我們到底。

「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着他也都是實在的,叫神因我們得榮耀。」(《哥林多後書》1章20節)

刑事總督察教你防騙貼士

鑒於騙案為近期最大升幅的刑事案件,在2010年至2015年間,單單以電話騙案的數目已由2,019宗升至2,558宗。警方對此相當關注,更作出鋪天蓋地的宣傳,提醒市民免於落入騙徒的圈套。香港警務處機場警區刑事部葉春榮總督察(刑事)稱,雖然騙案的成功率並不高,只有28.3%至35.6%,但只要100個電話騙案裏有1個成功行騙,已讓騙徒獲利甚豐,涉及金額可達數萬至數千萬不等,所以讓騙徒鍥而不捨以這種無本生利的方式行騙。為了更容易揣摩及控制受害人心理,騙徒會用盡各個途徑以取得市民的個人資料,所以葉Sir呼籲,小心任何可能出賣私隱的機會,以免成為騙徒的下一個目標。

貼士1:勿輕信附個人資料的通緝令

「電話騙案很多時會指受害人涉及犯罪事件,有個案是騙徒給予受害人有一條連結,說他們被拘捕,按連結便能看到通緝令,以證明受害人正被國內公安通緝中,所以要盡快付指定金額解決事件。受害人的確在連結裏看見自己的通緝令,並附有回鄉證副本,因而確信自己正受通緝。網頁是捏造的,但到底騙徒是如何取得受害人的證件副本呢?」葉Sir指出現時國內使用服務大多會要求出示證件,小則買一張火車票,或是深受港人歡迎的按摩場所享用按摩服務,都會被要求出示證件作登記之用,更遑論登記入住酒店的時候,被人影印證件更是輕而易舉。市民為使用服務,通常會輕易取出證件作登記,當資料一旦遭人進行買賣,騙徒取得資料並不困難。

貼士2:凡事留記錄 方便追查資料去向

為要使用服務而被人登記資料的確在所難免,葉Sir提醒市民最有效的做法是自行記錄曾將資料交給哪一公司或機構作登記,登記的同時要仔細詢問對方使用資料的用途、保存資料的期限及何時銷毀,以讓自己萬一資料外洩亦能追查。「如果在內地的話的確是較難去作預防,但當在香港時,若需登記證件副本,可在副本註明『影印本』(COPY)來作記號,以防對方再將副本加以複製。」 

貼士3:如有懷疑 追問對方固網號碼 

同時,市民當面對電話騙案時,若對對方的內容提出懷疑,可要求對方留下電話,以能事後回電確實,並留有紀錄,以便將來作追查之用。「有時騙徒會以科技冒充他人或機構的號碼,市民可要求對方留電話,但不要留有手機號碼,而是辦公室或是住戶號碼,即是我們俗稱『實線』的2字頭電話號碼。」葉Sir解釋,因手機號碼可能會是從便利店便能買到的手機卡,騙徒能夠一日出十個不同的手機號碼,他們即使接聽你的來電,過後亦能將電話卡扔棄,讓人無處追查。如果對方所留電話號碼看似是住戶或辦公電話,譬如不是「9」、「5」、「6」開首電話亦要格外留意,因為亦有可能是騙徒以網絡電話偽裝成住戶電話,而網絡電話有機會在任何地方也能打出。「倘若騙徒是盜用了他人的電話號碼,只要按其顯示的電話作出回電,便能聯絡真正的機主。目前尚沒有一種科技能夠回電被盜用的號碼會直接駁回盜用者,而機主並不知情的。」葉Sir坦言科技日新月異,此檢查方式並非百份百有效,市民若接到類似來電時,需要按照談話內容,看乎對方有否提及金額或其他與財產這些關鍵的重點,並小心不要洩露自己的個人資料。

貼士4:信用卡設定手機驗證碼

現時市民大多對網上保安的意識薄弱,為免防止信用卡資料等機密資料外洩,讓不法之徒能有機可乘,葉Sir呼籲市民可向信用咭公司或銀行申請保安監管。「現時信用卡只要有持卡人的戶口號碼、姓名、到期日及保險碼便能輕易進行交易。現時網上購物相當普遍,一旦騙徒取得資料,便能輕易使用受害人的信用咭。市民其實可以設定以即時號碼作加強保安的保障,一旦進行網上交易,手機會接收到即時號碼,持卡人需要輸入即時號碼才能完成交易,否則交易便無法進行。因此,萬一信用卡遭人盜用,持卡人便馬上能知悉,而避免損失。」

葉Sir提醒市民時刻要居安思危,騙徒的手法推陳出新,可能在短時間內又用更先進的科技來進行犯罪活動,不要想像自己不會成為騙徒的目標。與可疑人士對話其間要時刻保持警覺,如談話內容涉及金額或財產等字眼,則需格外留神,因金額或財產是作判斷對話是否騙案的指標。凡事三思而行,才能保護自己免受損失,就如《以弗所書》5章15節所言:「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

騙海中尋回失落的愛

鄭家輝牧師 建道神學院客席講師

古往今來,壞人一向存在,騙案從未止息,然而全球化及科技的進步,猶如雙面刃,表面上能讓部份發達國家的人民享受最豐饒的物質生活,甚至令富者愈富,可是其害卻比利益嚴重百倍。全球化不但帶來嚴重的貧富懸殊,更讓落後國家飽受剝削及壓榨;發達國家則身於金錢戰爭,高科技的發展讓騙案無日無之。

最可怕的是,全球化的統一底下,金錢是作為最高的價值考量,所有的倫理及傳統被視之為無及無意義的存在觀念。當金錢被奉為至上,活着是為着「獲取最大利益」之際,世界愈發黑暗。全球化一向被視為統一,能將世界推向更大程度的信任與合一,諷刺的是,全球化才是破壞全球信任的催化劑,科技之下,所帶來的惡遠比善多,騙案就是其中一個惡果,破壞人與人之間信任,更讓社會變得愈趨冷淡。

社會扭曲 失落惻隱之心

罪行不斷出現、資訊又不斷充斥着相關的報道,自不然讓人提高防衛心。一通陌生電話,或是生活上真實遇到聽聞的情形,足以讓人提心吊膽,對人產生不信任亦是無可厚非。就正如早前發生多宗電梯事故,新聞及社交網站不斷刊載,會讓人使用電梯時都會加倍小心及留意,所以當人在使用資訊科技或是遇到某場景時,資訊累積所產生的恐懼,令到他們的腦海與騙案隨即連結。無疑,此等預先假定對方是騙徒的心態,證明了社會經已扭曲。

扭曲的社會並不會即時帶來明顯的衝突,只是會讓人與人之間築起高牆,被冷漠及自私所佔據。香港人綜觀是有善心,大部份人也樂意向人伸出援手,只不過害怕被人欺騙。如果去到一個極端是對有需要的人視而不見的,那麼人與人之間只剩下自己與物慾。當「倫理是迂腐」的價值在社會上被認同,這就產生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則會對社會構成極大的禍害。以國內現時的黑心商品問題為例,因製造商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失去了惻隱之心。他們對於製作假的食品給予孩子進食不以為然,只着眼利益及自己,對於周遭的人所受的痛苦視若無睹,這會將社群扯入深淵。

本來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見到困苦無依的人,憐憫之心油然而生,愛心的實踐實非難事,但處於歪曲悖逆的世代,讓愛心一再成為騙徒的俎上肉時,實難以為繼。「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馬太福音》24章12節)然而愛心可以隨之冷淡嗎?但愛難以施行,最大的受害者並非騙徒,而是真正等待援手的人,甚或是我們。「愛」是基督徒的標誌與形象,「你若有彼此相愛的,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章35節)我們身在其中,固然要靈巧像蛇,同時也要保守自己的心,不受欺騙而變得苦澀及失望。

見證信仰 堅守愛心

基督徒是要見證上帝,「見證」一詞在希臘文中有「殉道」的意思,意指為上帝去受苦,受傷。十架的精意是受苦與重價,信仰的召命是去愛、付出、寬恕,怕一直受到傷害,誠如保羅在《以弗所書》2章10節中所言:「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當我們要幫助他人時,我們要預先作好心理預備,是會被對方欺騙或可能會受傷,就如德蘭修女的名言:「愛,直到受傷。」很多基督徒並沒有這個意識,如果這種意識時常謹記在心頭,實對被騙也不足為懼,就如基督徒向未信者傳福音也害怕遭受拒絕,或是擔心對方接受救恩,最後卻失喪,不論結果如何,我們依舊應為將愛傳遞開去,見證上帝而努力不懈。

在這個世代生存,到底跟從世俗而行,還是按着上帝的價值而活,在乎於我們的智慧。當幫助別人時,能純良如鴿子,靈巧像蛇,避免受騙,則能讓愛得堅守。「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你們都要思念。」(《腓立比書》4章8節)要影響世界,我們與教會也不能跟着世界一齊走,把自己心靈的注視集中在美善之事上,並非隔岸觀火,漠視不義,而是讓自己的心靈受良善滋潤,才能堅守在上帝的愛中。

(節錄自《天使心》9月號封面故事「騙海求生記」)

Resource: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062530560432974/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推薦文章
查看全部
熱門文章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