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惜生,以致不懂善終?
+ 關注
2019-05-07 - 139觀看次數
回應

有調查指出,原來在藥石罔效下,有信仰的人選擇較為進取的治療,比起沒有信仰的人竟多出三倍時。看罷,我頗為驚訝,覺得它點出基督徒因太擁抱生命,以致有點抗拒死亡的現象。

我不是鼓勵人患上絕症後放棄治療,我只是想指出,合乎信仰的選擇方案,從來不止一種。而無論你選擇甚麼方案,也必須在「人人必有一死」的前提下,學習「善終」,這包括說出遺言,與親友復和、告別、相處,以及在靈性上預備好自己迎見上帝。這才是基督教真正的死亡的藝術。

羅莫伯(Rob Moll)在這本《死亡靈旅:無憾迎永生》(The Art of Dying: Living Fully into the Life to Come)指出,基督教曾經擁有豐富的善終靈性傳統。因為在現代醫學和衛生設施發達之前,這是個一場感冒可以要你命、一覺睡著不知能否醒來的世界,死亡無處不在,不多人能壽終正寢,即或年輕人,也常須直視死亡。信仰承載生命,叫人惜生知死。

現代醫療的發達及小家庭的出現,使我們對死亡愈來愈陌生,一旦長大後才首次直視親人甚或自己的衰亡過程,容易手足無措,進退失據;也往往不擅面對別人在失去至親時的哀傷。

對很多文化來說,死亡從來是個禁忌。古代羅馬社會的人不願意觸碰病人,當傳染病肆虐時,基督徒卻留在那個地方照顧病人,埋葬死者;最早的醫院正是由信徒建立,他們不輕視未出生者、新生嬰兒或老人的死亡;他們也將城外的墓地搬到城中心。今天你去外國參觀一些教堂,會發現教會的庭園就是墓地,因為他們相信,所謂的會友除了生者,還包括死者,他們都在主內連結在一起,這才叫聖徒相通。

《死亡靈旅》幫我們回顧那美好的傳統,例如十五世紀下半葉曾廣泛流傳不同版本的《死亡的藝術》(ars moriendi)木刻板畫,成為重要的死亡教育指南,當中的共通主題包括:

・死亡是需要準備的。

・死亡的過程是一件深度的屬靈事件。

・死亡是須要主動迎接的。

・死亡是一件公共和有教育意義的事件。

・死亡會傷及社群。

這不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嗎?最後一項更提到一個人的死亡,原是整個群體的傷痛,需要我們在哀悼中彼此扶持。現在的社會常稱讚那些在至親去世後,可以迅速回復正常生活的人。但研究告訴我們,真正的哀悼過程,往往歷時兩年!所以不要輕視過去的哀悼傳統,那不是一種沉溺,而是貼近人性。此外,不知你有否感到,怎麼現在的喪禮跟婚禮一樣,愈來愈「大龍鳳」?作者提醒我們,要讓基督教喪禮展示我們對生命、死亡和拯救的信念,連結生者與死者;不要讓殯儀館變成一間販賣各項哀傷配件的商店。

縱然生死學在香港已經不陌生,但此書仍然彌足珍貴,因為作者在臨終關顧有許多第一手的經驗,很多建議都很實際,通情達義。更重要是他重現了基督教那寶貴的死亡靈程,從中反省今天教會為了吸引年輕人,忽略了長者和垂死者,把他們從教會裡推出去,沒有看到我們整個群體可以透過關懷年老垂死者而被模造,從觀察別人如何得善終而學習如何死得好 — — 以及活得好。

作者深刻地提醒我們,今天教會要活出的不是「年輕的文化」,而是「復活的文化」。


原文鏈接:https://medium.com/@douglas_wang/惜生-以致不懂善終-502d950d0932

關注:Douglas王礽福社長 eLand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推薦文章
查看全部
熱門文章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