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新媒體時代,教會如何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顛覆性衝擊(安平牧師)
+ 關注
2016-11-25 - 709觀看次數
回應

 

 

隨著全球進入工業4.0時代,各行各業都在尋求轉型和出路。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衝擊讓傳統產業措手不及,而衝擊最大的就是傳統的、實體性質的、權威型組織機構。教會可謂首當其衝。那麼教會該如何應對?


就新媒體來說,只要教會正確認識積極應對,它帶來的其實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宣教機遇。


教會對新媒體事工或者說對媒體宣教一直以來都有幾種不同的看法和態度。第一種是保守派,對媒體基本抱持負面的態度,認為即便有些效果,也很有限,弊大於利,不如不做。“寧要社會主義的苗,不要資本主義的草!”第二種是工具派。媒體是工具,拿來利用便是。“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第三種是辯證派,有好處也有壞處。“既不能用其好否定其不好,也能用其不好否定其好。” 但不管哪一派,基本上都認為媒體宣教是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士的事,教會或可支持,但能參與的地方有限。


態度決定行為,認識決定態度。這些觀點也都有其不同的時代處境。而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傳播要素和模式產生了顛覆性的改變,我們對新媒體事工即媒體宣教的認識也需要相應的學習和更新。本文旨在拋磚引玉,希望可以激發大家思考,一起探討。


新媒體及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顛覆性改變


美國學者H‧拉斯維爾於1948年在《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與功能》一篇論文中,提出了構成傳播過程的五種基本要素,形成了後來人們所說的“五W模式”,即:Who(誰)、Says What(說了什麼)、In Which Channel(通過什麼渠道)、To Whom(向誰說)、 With What Effect(有什麼效果)。以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為主要特徵的新媒體對這五個要素產生了顛覆性的改變:傳播者由組織化了的職業傳播者,擴充為每一個使用新媒體的人,人人皆媒體。傳播信息則由集中化、公眾化、普遍化、主流化發展成為全面化、個人化、個性化和非主流化。信息嚴重過剩;傳播媒介更為多元、受眾參與層面和參與性大為提高。萬物皆媒體,互動成王道;傳播者與接收信息的角色定位和相互關係發生轉變,前所未有地使自我傳播、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和大眾傳播這幾種傳播類型,實現了完美的結合。也因為以上的轉變,傳播的效果極大擴展,對社會議題、政治民主、思想觀念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新媒體的顛覆性特質,也正恰恰反映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代性特質。就是顛覆各行各業,改變各族各民。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互聯網產業化、工業智能化、工業一體化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潔能源、無人控制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指出:“與以往歷次工業革命相比,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指數級而非線性速度展開。當前各項突破性技術的發展速度可謂史無前例。此外,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顛覆所有國家幾乎所有的行業。這些變革將產生極其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徹底改變整個生產、管理和治理體系。”具體直觀地講,則比如Uber(優布)、滴滴打車之於出租車行業、淘寶網之於零售業、互聯網金融之於銀行業的衝擊,特別是微信支付,則使中國一步跨越了信用卡時代。

 


新媒體及第四次工業革命對教會的影響


對於教會而言,所帶來的改變也可以切身體會。比如理論上講,中國目前還沒有放開基督教電台電視台的開辦以及報刊雜誌的出版發行,然而新媒體的出現則使一切既成事實,難以屏蔽,不可逆轉。個人、機構乃至教會的微信公號已經成百上千。然而到今天,我們必須坦誠地講,還有很多教會對新媒體仍然心存疑慮,一些開始使用的也停留在非常表面的階段。媒體專業機構成功實現新媒體轉型的也屈指可數。至於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及其對教會帶來的衝擊,教會特別是華人教會對其嚴重性更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重視。殊不知,第四次工業革命衝擊最大的就是傳統的、實體性質的、權威型組織機構。教會可謂首當其衝。試想隨著虛擬實境等相關技術的日趨成熟,人類無需面對面就可以達到相同的交流效果和感受,實體教會要以怎樣的一種方式存在和維繫?再如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機器人牧師的講道不但篇篇精采,而且透過大數據的分析變得更合受眾需要,甚至更“基於聖經”,牧師又當如何自處?事實上技術上講這些已經成為現實,大規模低成本應用於生活各層面可能也就不過三五年、最多十年的時間。


在持守真道、尊重傳統的同時,教會乃至宣教的一些傳統觀念、思維方式和治理模式都必須改變更新,需要主動學習,積極探索因應之道,更需進行神學上、倫理學上等各方面的深入的思考和回應。

 


新媒體理念與基督教思想的契合


個人以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一些核心理念和基督教的思想非常接近或相似。比如“物聯網”形象地體現了“萬事互相效力”,“共享經濟”則可以說是“凡物共用”的絶佳實踐。“人人皆媒體”對應“信徒皆祭司”,“萬物皆媒體” 豈非“諸天訴說神的榮耀”?!


以新媒體為例,新媒體時代所強調的互聯網思維的核心特徵是Online 2 Offline,即所謂的O2O。O2O不單是指從線上到線下,更是指連接與融合。對於福音傳播而言,“連接”其實就是生命影響生命。這是傳播的本質、更是福音傳播的本質。而人類史上最偉大、最成功、最能體現傳播本質的新媒體傳播案例,最動人也是最有效、最值得我們效法的傳播模式就是:道成肉身。基督從天上降卑人間,使我們得以與神和好,恢復連接,不就是最經典的O2O嗎?


新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成為信息的發佈者,同時每個人就是信息。我們所效法的基督既是信息本身,也是信息的傳播形式。“道成肉身”要求傳播者不僅需要重視傳播的內容品質,更要重視傳播者自身的生命品格;不僅僅重視傳給了多少人,而更重視多少人生命因此而改變;不僅僅重視提高傳播效果的技術手段,更重視傳播過程中是否彰顯了神的榮耀。“人人即媒體、萬物即媒體”的新媒體時代,更帶給我們對媒體宣教事工的一個全新認識,或者說回歸本質的一個認識,即基督徒即媒體、教會即媒體。宣教成為信徒的生活方式,朋友圈就是你我的牧場。媒體是教會的天然屬性,也是其功能體現。教會和信徒需要探討的不是該不該、能不能的問題,而是在不同時代下當如何有效使用與發揮的問題。

 


新媒體將教會和教會傳播帶入公共空間


另外,新媒體的應用使基督教傳播擴展到了巨大的公共空間,使其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強烈的公共性,為基督教傳播進入主流、影響社會帶來了極大的機會。某種意義上講,新媒體把教會的公共性激發了出來,使中國教會在話語權的層面上,不再是地下教會、家庭教會。而教會則必須積極探索新媒體時代的宣教模式,才能更為有效地傳揚福音。否則就很容易就喪失了新媒體所帶來的在公共空間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將對自身事務、身份、理念和信仰的解釋權拱手相讓,甚至讓異端乘虛而入,影響敗壞基督教的社會觀感和形象,使福音的土壤更加堅硬。
概括地講,基督教的公共傳播,就是在各樣的社會環境和公共語境中,主動調適,積極回應社會有感需求,精準把握尺度禁忌,以高度處境化的形式傳揚真理,見證基督,榮耀上帝。傳播對象是公眾,既包括基督徒,也包括非基督徒;面向包括教會在內的整個社會。傳播內容由 “ 信仰的意義” 延伸到 “社會的意義”,擴及多元的世俗議題與普世價值。傳播對象由 “信徒取向”,擴展到 “大眾取向”。 


當然教會的公共性不只體現在宣教和傳播之上,更體現在崇拜、牧養、慈惠等教會的各項事工之上,也在其標語橫幅、福音單張、週報設計、聖誕晚會乃至建築設計等各個細節當中。簡單地講,教會的公共性也正是傳統的牧區概念(parish)所表達的教會對所在社區的屬靈責任 ,是教會作為基督徒社群的必然屬性。囿於歷史文化、神學傳統和當前政體的限制,中國教會的公共性一直處於被動和主動中的壓抑狀態,與時代發展嚴重不符,需要教會高度的加倍的重視。當然,強調基督信仰的公共性並非不注重個人與上帝的關係,也不是要憑藉人的力量,去創造出上帝的國,而是要成為山上的城,上帝榮耀的見證。教會需要整全而平衡的神學指導,以免以偏概全,矯枉過正。

 


新媒體與宗教改革運動


2017年就是宗教改革500週年。1517年10月31日,路德將他的《九十五條論綱》張貼在了威登堡大學的教堂門口。借印刷術之力,兩週後傳遍德國;四周後各種譯文傳遍了全西歐。《九十五條論綱》本是用拉丁文寫成,再翻譯成德語的。路德很快就意識到這不是普及大眾的最好方法。次年3月他出版的《論贖罪券與恩典的佈道》便轉而使用德語,並避免使用地域性詞彙,從而保證了萊茵到薩克森等地都能讀懂他寫的意思。甚至許多人認為這是宗教改革真正的起點。

 

除了小冊子之外,宗教改革的主要傳播形式還有民謡和木刻畫。那些民謡通俗上口,誇張搞笑,被印成不同形式的單張派發,通過公共練習被廣泛傳唱。木刻畫則將醒目的圖案和易懂的文字繪製成一張大字報,可以將訊息傳達給文盲和半文盲,也可作為佈道者的視覺輔助工具,從而廣為流傳。


今日教會可以從中有很多學習。首先是對新技術的重視和使用。一般認為, 正是由於印刷術的發明,為宗教改革運動的推動帶來了重大的影響。其次則是對圖文音像多種媒體形式的善用,使此運動深入社會各階層,贏得人心。 當然還有其對公共傳播的重視。路德沒有把 95 條只是放在神學院裡搞學術研究,而是貼在了教堂門口這一相當於公共論壇的地方。他更主動調適,使用受眾最能接受的語言和形式來傳播。最終使得宗教改革運動不僅帶來了基 督教的歸正和復興,更直接促進了整個西方文明的進步和轉型。對於今日拐 點上的中國教會,有著極為重要的啟發意義。


教會如何使用新媒體


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衝擊和新媒體帶來的機會,我們首先需要的改變觀念,樹立積極的心態,擁抱新鮮科技,大膽嘗試,更要有願意奮起直追,迎頭趕上的使命感,緊迫感。


一個當下可以積極探索的方向就是打造智慧教會。透過使用信息技術和相關科技,將有形教會與無形教會充分連接,形成協同效應,有效使用教會資源,培養創新和學習文化,促進教會增長和國度的擴張,引領人敬畏耶和華,認識至聖者。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未來人所從事或許將只剩下創意、情感以及道德和宗教方面的工作。但只依靠神學知識和社會知識來牧養教會的牧者必定被淘汰。信徒需要道成肉身的牧者活在他們當中,成為生命的見證,這是機器人牧師永遠無法替代的。牧者需要回歸牧養的本質,“以專心祈禱傳道為業”,講道與詩歌敬拜需要有來自聖靈的感動和能力。


信息技術的能力每年都在成倍遞增,而同等功能產品的成本卻每年減半。新媒體大大降低了媒體宣教的技術和成本門檻,個人與教會似乎很容易就可以開始相關事工。但也正因如此,信息的過剩使得有效傳播變得更為困難。新媒體宣教需要教會與專業機構,與意見領袖和信徒,與其他教會更為緊密的聯合,形成矩陣,方能有效地發揮影響力。

 


與過去相比,我們高興地看到今天教會對新媒體越來越重視,其中很多已經努力開展並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我們必須承認這還遠遠不夠。在我們編輯《教會如何使用新媒體》和《基督徒如何使用新媒體》這兩本文集的時候,就發現相關題目的文章實在寥寥,而其中大都還在動員的層面。當然這也真實地反映出當今華人教會新媒體事工的階段和水平,實在是我們大家需要努力,再努力。另一方面,也更讓我看到了這兩本文集的必要與迫切,這些分享的可貴與重要。求神使用這本文集,能夠幫助教會不但明白為何要開展新媒體事工,更能瞭解如何使用新媒體。或許這不是一部可以照搬的操作手冊,而是一本啟發思考的參考閲讀,可以激發你潛藏的使命與創意,不是去效法這個世界,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羅馬書12:2)說到底,“如何使用”的關鍵,就在於“使用”。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推薦文章
天父愛的來信 Father's Love Letter
我的孩子: My child: 也許你不認識我,但我知道關於你所有的事情 (詩篇 139:1) Maybe you don't know me,but I know everything about you (Psm 139:1) 我知道你什麼時候坐下,什麼時候站起來 (詩篇139:2) I know when you sit and when I rise (Psm 139:2) 我熟知你所有的路 (詩篇139:3) I am familiar with all your ways (Psm 139:3) 甚至連你的頭髮,我已經數算都過了 (馬太福音10:30) And even the very hairs of your head are all numbered (Mat 10:30) 因為你是照著我的樣子被造出來的 (創世記1:27) So I created you in my own image (Gen 1:27) 你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我 (使徒行傳17:28) For in me you live and move and have your being. 因為你是我的孩子 (使徒行傳17:28) As you are my offspring (Act 17:28)
查看全部
熱門文章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