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深度文章】教會的真意
+ 關注
2018-03-20 - 671觀看次數
回應

教會的真意——腓利門書的信息
經文:腓利門書1-22

聖經有兩卷書很別緻:舊約的路得記和新約的腓利門書簡短優美而且屬靈意義又豐富無窮,是二者的共同特徵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相似之處,那就是它們各自與前書具有濃重的對比色彩:路得記被看作是士師記的第三個附篇,將士師記的黑暗肅殺與路得記的清新甘甜作顯著對比;腓利門書被看作是歌羅西書的附記(如同英文書信中的PS),將歌羅西書有關神學基督論的重要文獻與腓利門書生活化的個人薦信作明顯對比。

保羅對新約聖經的貢獻眾所周知,因為保羅書信幾乎佔了新約的一半有趣的是,聖經對保羅書信的編排也非常巧妙:羅馬書最長,全書共7101個字,排在首位,被稱為基督教義的憲法;腓利門書最短,全書僅335字,排在最後,是實用基督教的典範前者重教義,後者重實踐,聖經“學道是為行道”的原則便一目了然。

腓利門書的情節背景幾乎就是本書故事的本身:阿尼西母,顯然是本書收信人腓利門的一個逃奴他出逃羅馬並遇上了獄中的保羅這一“巧合“顯然出於神定意的安排,使得阿尼西母由保羅帶領歸於主基督的名下,成為保羅“在捆鎖中所生的兒子”(門10)。阿尼西母顯然與保羅暫住了一段時間,並在保羅所受的捆鎖中伺候他(門13)。但當保羅得知阿尼西母原是腓利門的奴隸,他便打算把阿尼西母送還給腓利門。然而根據羅馬法律,逃跑奴隸一旦被抓獲,將面臨嚴酷的刑罰。細心的保羅猜想到腓利門對阿尼西母逃跑可能的憤怒,於是便打發推基古帶上保羅寫給歌羅西教會的書信,並給腓利門寫了一封私信,讓阿尼西母帶著與推基古同去面見腓利門。因此,腓利門書是一封非常個人化的私人推薦信涵。

那麼,腓利門書對今天的信徒有何意義呢?

你說,腓利門書既是一封私人推薦信,那應該對幫人寫推薦信有所啟發和幫助你說得不錯,筆者還真有一次 - 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次——幫人寫推薦信:推薦國內一位好友到哥倫比亞大學做博士後現在回想起來,那封推薦信真的是無意中歪打正著地效法了保羅寫給腓利門這封私人推薦信的原則。

但是,如果你僅僅是從腓利門書中學到了如何寫推薦信,那實在是捨本逐末,有點像是買櫝還珠。實際上,腓利門書對今日教會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腓利門書中出現的幾個中心人物,分別帶出本書不同的主題。

 一,保羅——愛的主題 

腓利門書中洋溢著愛的氣息。

首先,保羅誇讚腓利門對眾聖徒的愛心,並為此感謝神!

“兄弟啊,我為你的愛心,大有快樂,大得安慰。因眾聖徒的心從你得了暢快。”(門7)

“我禱告的時候提到你,常為你感謝我的神,因聽說你的愛心。”(門4-5)

其次,是保羅對奴隸阿尼西母的愛心,稱阿尼西母為自己的兒子。

“就是為我在捆鎖中所生的兒子阿尼西母求你”。(門10)

“他是我心上的人。”(門12)

“不再是奴僕,乃是高過奴僕,是親愛的兄弟”。(門16)

保羅自己見證,“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憫支派的人,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律法說,我是法利賽人。”(腓3:5)以色列人連與外邦人一塊兒吃飯都感到可恥,他也曾經是迫害基督徒的人,如今,主耶穌恩惠的福音使他改變成為一個充滿愛心的使徒,他甚至愛阿尼西母這個外邦奴隸。

在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保羅向人描述了那最妙的道: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

保羅這位傳福音的使徒,在聖靈的默示之下,寫出了哥林多前書十三章那偉大不朽的愛的篇章!

保羅說,“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林前13:1-3)。

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林前13:5)。保羅縱然自己身陷囹圄,他向人所求的仍然不是自己的益處,而是一個逃奴的益處。

講到阿尼西母,如今已經不再是一個無用的逃奴了,保羅說,是他“在捆鎖中所生的兒子。”說到這裡,保羅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樂,於是便拿阿尼西母的名字幽默地做了一個文字遊戲(文字遊戲):“他從前與你沒有益處,但如今與你我都有益處”(門11)。“阿尼西母”意為“有益處,“但一個逃跑的奴隸對他的主人能有什麼益處呢?但如今,阿尼西母是大有益處,他成為保羅”心上的人“,並在保羅為福音所受的捆鎖中伺候他。“腓利門”的意思是“恩慈的”,如果一個奴隸,因信主即能活出他名字的寓意,更何況同為信徒的主人呢?因此,保羅對阿尼西母的名字借題發揮的幽默,不僅是他心胸坦蕩開懷大度的流露,也是這位大學問家駕馭文字藝術的獨具匠心,使得腓利門在被愛的暖流所包圍的輕鬆氣氛中情不自禁地“一笑泯恩仇“。

教會應該是一個彼此相愛的大家庭,應該像腓利門書中所彰顯的愛的氛圍一樣,充滿愛的氣息。在新約聖經有關教會的幾個預象中,諸如牧人與群羊,頭與身體,新郎與新婦,永生神的家等,都清晰昭示這種愛的團契和交通。尤其是新郎新婦以及家的預象,表明基督與教會的關係如同夫妻之間和家人之間的彼此相愛的關係。

兩千年來,耶穌基督以他十字架捨己的大愛,吸引無數人跟隨他,作為基督身體的教會,成為滿有溫暖的愛的家庭,也仍然是當今教會吸引人的主要特徵。

主耶穌教導我們甚至要愛仇敵,更不用說,要愛我們的丈夫,妻子,兒女,工作中的同事,教會裡的同工和弟兄姐妹。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5)。

 

 二,腓利門——赦免的主題 

赦免是基督信仰的核心教義之一,赦免也以愛作為基礎。

提到赦免,人們立刻想到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為釘他十字架的罪人禱告。

“當下耶穌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

罪人從死在罪惡過犯的光景中活過來,是因為神的赦免。“你們從前在過犯和未受割禮的肉體中死了,神赦免了你們一切過犯,便叫你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西2:13)

因此,神要求跟隨主的人也要饒恕人。“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太6:14-15)“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西3:13)。

神在主耶穌裡已經饒恕了我們,我們也當彼此饒恕。主耶穌說,饒恕弟兄“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太18:22)。所以在教會,家庭,工作場所,在夫妻,父子,母女,同工,同事之間,要時常彼此饒恕,相互包容。

愛是“不計算人的惡”(林前13:5)。我們有理由相信,腓利門饒恕了阿尼西母,並以主內弟兄歡喜接納了他,因為這封純屬個人書信的保存和公開即是一個強有力的明證。

馬丁路德曾說,“我們都是阿尼西母。”(我們都是阿尼西姆)腓利門接納阿尼西母,正如神在基督裡接納我們罪人一樣。

赦免饒恕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信徒應當靠著聖靈的能力竭力去行。當你不赦免不饒恕的時候,傷害最深的首先是自己。

多年前有部電影“原野”,講的是劇中的主人公虎子向一個瞎眼老太婆報仇,因為老太婆曾將他心愛的人奪走給自己的兒子做媳婦。虎子報仇的手段很高超,他先借老太婆自己的手用鐵拐杖打死自己的孫子,又在決鬥中殺死根本沒有還手的老太婆的兒子,使老太婆斷子絕孫,生不如死。但虎子自己呢?他從此就快活了嗎?正好相反,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裡,他在樹林中飛奔呼叫,他崩潰了 - 他殺死了別人,也毀滅了自己。

赦免饒恕在家人尤其是夫妻之間,很難施行,因為誰也不肯先低頭,結果導致許多家庭悲劇,而且殃及下一代。因為,兒子從父親那裡學會了如何對待他將來的妻子,女兒從母親那裡學會了如何對待她未來的丈夫。

婚姻家庭輔導中常請丈夫和妻子手拉手互相認錯並說感謝對方的話,很有幫助。

赦免饒恕也是教會弟兄姐妹之間應當經常彼此進行的,因為我們已從天父那裡得了赦罪之恩,因而也當彼此饒恕!

 三,阿尼西母——悔改的主題 

悔改是救贖的首要步驟,沒有悔改,就無法得著救恩所以,施洗約翰和主耶穌開始傳道的第一句話都是:“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3:2 ; 4:17)

阿尼西母要得到主人的原諒,與主人和好,必須先要悔改,承認自己的罪。阿尼西母的確這樣行了,他願意回去見他的主人就是一個證明,因為一個逃跑的奴隸被抓住是有性命危險的,他主動回去面見主人,似乎是自投羅網。由此可見,阿尼西母已經脫胎換骨,成為一個新人。

悔改不僅是未信者接受福音的第一步,也是基督徒每天需要實行的,當我們得罪神得罪人的時候,需要隨時隨地向神認罪悔改,也向我們得罪的人認罪悔改。

人們通常所理解的狹義的悔改,是指一個人原來幹壞事,從此停止做壞事,開始做好事;這當然是悔改,但聖經所說的是更廣義的悔改,即轉換方向,原來是朝背離神的方向,現在要朝著歸向神的方向。

一個不認識神的人,首先要悔改歸向神,才能靠著聖靈的能力,真正認罪悔改,盡力行善。

 四,基督——福音的主題 

保羅奉召是作傳福音的使徒,他自己做見證說,“基督差遣我,不是為施洗,乃是為傳福音。”(林前1:17)“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林前2:2)”。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林前9:16)

保羅誠然是傳福音的使徒,他從未忘記自己的職分,即便在這封僅335個字的私人短信中,他雖是惜字如金,卻仍然不失時機地巧妙加入福音的信息。

“你若以我為同伴,就收納他,如同收納我一樣。他若虧負你,或欠你什麼,都歸在我的賬上,我必償還。這是我保羅親筆寫的。”(門17-19)

誠如阿尼西母欠了主人腓利門的債,我們都欠了神的債“,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三23)。

誠如保羅與阿尼西母的罪責全然無關,基督與我們的犯罪也全然無關,他是全然聖潔,絕對公義的主;然而,正如保羅願意替阿尼西母還債一樣,基督也樂意而且已經在十字架上償還了我們的罪債,他為全世界的罪捨身流出自己的寶血。全然無罪,聖潔公義的主,將自己無瑕無疵地獻給神,為我們的罪受死,為的是洗淨我們的心,除去我們的死行,使我們得著永生的生命。

腓利門書第17-19節,包含著基督教義中幾個重要的神學概念:

1.代替(替換)

基督為罪人所做的就是代替:以他的無罪代替人的有罪,以他的死代替罪人的死。

“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賽53:4-5)。

2.歸與(插補)

“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羅5:19)耶穌基督藉著自己的捨身流血,將他自己的聖潔公義加在罪人身上,使罪人在神面前可以被得稱為義。

3.和好(和解)

“這就是神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林後5​​:19)神藉著他兒子耶穌使罪人與他和好,信徒也當相互和好,並勸別人也與神和好。

所以,福音就是要向世人宣講主耶穌替人受死的好消息;宣講罪人藉著主耶穌與神和好的好消息;宣講罪人藉著耶穌被神得稱為義的好消息。

因此,教會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要向世人宣講耶穌基督使人得救的恩惠福音。一個教會,不斷傳福音就必興旺,不傳福音就自然萎縮。“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羅1:16)

保羅,腓利門和阿尼西母各自生命的奇妙轉變,是這節聖經的最佳註解。根據教會傳統,早期安提阿教會主教伊格那丟在寫給以弗所教會的書信中,對他在他被押往羅馬殉道途中,曾受到以弗所教會主教阿尼西母的深情接待,表達感謝。雖然無法確定真實的身份,但並不排除這位以弗所教會主教阿尼西母,就是腓利門書中這位奴隸阿尼西母的可能性。

 五,全體——服事的主題 

在腓利門書這封短信中,保羅為我們描繪了一副動人的圖畫,這幅畫的三個主角人物分別是:保羅,一個為耶穌基督緣故被囚的使徒;腓利門,一個居住在亞西亞的富有的外邦人;阿尼西母,一個背叛並偷了主人錢財而逃跑的奴隸,為著主和福音的緣故一同事奉神(門1; 2; 7; 13)若再。加上配角人物,提摩太,亞腓亞,亞基布,以巴弗,馬可,亞里達古,路加等,這幅畫就更加多姿多彩,這豈不是很美麗嗎?誠如聖經所描述的,“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加3:2)。

主說,“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10:45)“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約13:14)

教會的服事是應該人人參與的,因為我們都是基督身體的一部分。“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4:16)

新約聖經中關於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和主的聖殿等預象,都強調教會中肢體間的彼此服事,是教會使神得榮耀,信徒受造就,他人得益處的重要功能教會的。執事會,主日學,細胞小組,詩班,招待,飯食,兒童事工,中文班,探訪,關懷,照顧,都需要弟兄姐妹的共同參與。

概括而言,腓利門書以其中出現的幾個主要人物為核心,分別引出本書有關相愛,赦免,悔改,福音,服事的主題。腓利門書,一封簡短的私人信涵,在聖靈默示之下,成為今日教會事工的指導性文獻讓你情不自禁地和保羅一同讚歎: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羅11:33),感謝主!!!

(原文發表於“生命季刊”第59期)


本文作者:任運生(來自中國大陸,現在美國牧會。)
文章出處:
生命季刊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