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李盛林牧師 // 啟言 (阿Mo)代禱信 110 (20240901) - 「持久等待、起死回生」
+ 關注
2024-08-31 - 226觀看次數
回應

李盛林牧師 // 啟言 (阿Mo)代禱信 110 (20240901) - 「持久等待、起死回生」

「…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 6:34)

1) 【經文解說 (下)】
a) 這世界是一個【天、地、人】互動的世界,不只是平面地上的空間。在世間生活的我們,每天都要面對衣、食、住、行的需要。無論是順是逆都要勇敢的活在當下,但這份勇敢並非一時的匹夫之勇,而是要有 「活在當下」及面對未來盼望的能耐,才能有力堅持的走下去。
b) 物質在現實生活中固然重要,但這段經文是著名的「登山寶訓」,揭示了基督信仰的核心價值。就是人的生命價值比物質生活更為重要。我們可以體會到:錢不能買甜美的睡眠、換來胃口、帶來長壽與健康,生命不會因為錢而永恆,錢也不能獲真正純真的友誼。所以聖經說:「你們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2) 【我們過去的經歷】
a) 當我們面對現實的種種考驗時,難免會感到憂慮。尤其是在事件剛發生時,醫生曾表示,神經組織的康復至少需要以年計算。當時,我們的確感覺「前路茫茫」,不知終點何在。以年的計算實在讓人不知如何應對和從何算起。就像詩歌《我不知明天的道路》中所唱的,更何況是面對下一年呢!

b) 不要為明天憂慮,真的靠著上主和聖經的說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沿路雖艱辛重重,但的確是滿有神的恩典。憂慮只是拖著人的後腿,使我們不敢踏步前行!

(一) 啟言 (Mo)
1) 【「感覺神經」與「活動神經」有別】
a) 代禱信108提到阿Mo【重拾兩年失落的感覺】:左右上胸和手前後臂的感覺已經回復了80-100 %,手指方面也開始有麻痺的感覺。感謝有不少有心人為阿Mo而感恩,但有些卻以為他是全身四肢已經可以活動起來,其實不然。

b) 「感覺神經」與「活動神經」是兩組不同的神經系統。雖然身體局部的感覺神經恢復至80 – 100%,但並不代表運動神經也恢復了同樣的程度。「活動神經」通常都是會比較「感覺神經」的恢復慢一點呢!

c) 阿Mo 各組肌肉的活動能力藉著手術後的「脊髓剌激器」,將他的腦電波傳達至各組肌肉,使他們漸漸有反應。所以在這大概6-7個月的關鍵時間,需要加強各組肌肉的訓練。同時,盼望腦神經也能重新學習怎樣控制各組肌肉的活動,這過程就如嬰孩的成長般,要慢慢的,一小步一小步的訓練!

2) 【嘗試不斷加強肌肉操練中的負重】
在每組肌肉的訓練中,會在適當的時間嘗試增加負重,使肌肉更能強化起來。

3) 【阿Mo的照顧者】
感謝神,新的照顧工人本週初已開始工作。祈盼她能與現在的照顧團隊配合學習,分擔照顧的工作,讓大家能夠適時休息。

(二) Mo爸媽:【從事發時「絕望的淚水」,到現在「激動的淚水」】
1) 在阿Mo手術後,第一次看到他手腳能有了輕微活動,這件不可能的事情終於在我們眼前出現了,我們都激動地湧出了淚水。持久的忍耐和守候信靠,也看到了點點的成果。作為父母和親人的,都讚嘆神在他身上的工作 - 「起死回生」。

2) 當阿Mo身體稍稍被吊起,減輕身體著地的重量時,看到他自主地踢出第一步,雖然是非常微弱的動作,但已觸動了父母和家人的心弦。

隨著阿Mo 治療過程的變化,我們深刻體會到上帝無條件的愛與拯救大能,更感謝神。 「110 持久等待、起死回生」 。

歡迎轉發推介,鼓勵註冊關注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Copyright 2025©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