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城市宣教與轉化講座
+ 關注
2019-10-29 - 348觀看次數
回應

鄧達強:教會能成為城市的盼望

【時代論壇訊】第卅五屆基督教聯合書展已於十月廿四日結束,當中有展銷攤位售賣書籍的相關講座。中華基督教會長沙灣基道堂主任鄧達強牧師日前便藉新書《擁抱城市的神學》(證主),分享現今談「城市宣教」與「城市轉化」的意義。他認為教會不單可以一個家來形容,更可用一座城來理解,同時他希望教會能成為城市的盼望。

《擁抱城市的神學》原為美國學者柏祺博士(Dr. Ray Bakke)所著。鄧達強簡介此書是自己在一九九八年師從柏祺期間接觸,覺得大為感動,在二○○一年首次翻譯該書,在今年十月初證主出版社重新出版這書,希望這書在現今仍能對信徒帶來幫助。

鄧達強引用學者克特金(Joel Kotkin)的說法,認為城市由安全、繁榮與神聖三個核心價值組成。首兩個元素不難理解,而他強調神聖同樣是建設城市的核心:他引用該隱在被上帝詛咒後,建立了人類第一個城市。他認為城市本是人類墮落後的產物,上帝卻把城市由詛咒扭轉為祝福與盼望。他又引用啟廿一9-10,「新約教會的終末景象以城市形態來展現」,他認為普遍基督徒對教會是一個城的說法感到陌生,強調應以城市來展現教會的質素。而他指上帝又曾因貧富懸殊、不公義而審判懲罰所多瑪城與蛾摩拉城,「看看以往香港的堅尼系數,便可知道現時香港發生的事,有上帝審判的心意在當中。」

鄧達強解釋來十一8-16,指出上帝已將歷史藍圖放置在亞伯拉罕的召命內容當中。「(亞伯拉罕)不止是得著應許地,而是等待那一座(由上帝建造的)城。」他指上帝所營建的城,可以是今天的教會,為將臨的應許作見證,「初期教會的凡物公用已是很好的見證。」城市轉化便是把天上的永恆價值帶到地上。他強調今天人性的罪惡尚存,但應許包含有人間互助互愛的素質,他舉例指路得記時即使身處士師年代的混亂,仍有波阿斯與路得有情有義的故事,而當中路得記最重要的部份是最末的家譜,代表著新的希望。

在鄧達強的城市宣教經驗中,他用七個M去概括需要被關顧的社群,包括:多元種族群體(multi-ethnic)、新移民群體(migrant)、流動及輪更群體(mobile)、貧窮及邊緣群體(marginal)、職場群體(marketplace)、血緣群體(marriage and family)及大眾網媒群體(mass media)。他認為若果教會能幫助這些群體,教會便不止成為一個家,而能成為城市的盼望。最後,他勉勵會眾對現時城市的處境不要灰心,因為上帝已在工作,信徒在其中也要學習等候與仰望。

是次講座名為「擁抱城市的神學——風雨中同尋希望的展示」,由福音證主協會負責,是基督教聯合書展「文化『講』場」的一部份,於十月廿三日下午舉行,約二十人出席。


文章轉載於『時代論壇』,原文鏈接:

https://www.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60047&Pid=102&Version=0&Cid=2141&Charset=big5_hkscs

關注我們:時代論壇eLand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推薦文章
【時代論壇訊】基督教文學回憶書寫營,開幕以聖經詩劇進行(作者:羅穎珊)
【時代論壇訊】基督教出版聯會主辦、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阡陌文學工作室、突破機構協辦的「基督教文學回憶書寫營」於昨日(四月廿一日)早上舉行開幕禮。開幕禮以《阡陌》文藝雙月刊總編輯黎海華根據約翰福音廿一章創作的詩劇〈大漁夫的話〉進行,她於領禱中感謝天父給我們創作的恩典:「我們很多人像彼得一樣在人生中經歷高高低低、起起伏伏,但主一直在場,從來沒有把我們撇在一邊。求主指教我們在生命中以為上主缺席的場景,知道何去何從。」詩劇由基督教善樂堂主任牧師林國璋朗誦彼得的角色,香港基督教零售業協會主席李玉泉朗讀耶穌的對話部份。
查看全部
熱門文章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