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從Fact Check的過程提升辨識力
+ 關注
2019-10-29 - 449觀看次數
回應

自反修例運動以來,香港人的生活進入了不一樣的日子,我們每時每刻接收到的媒體資訊之多與頻率之高,不用多說;有些資料更難分真假,令人感到無所適從,情緒受到牽動,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信任,甚至造成傷害。

我們身處於後真相時代(post truth),時刻接觸到失實資訊和假新聞,影響我們對事實的判斷。信仰群體同樣受到考驗,值得關注。

這樣看來,我們要認真看待假資訊的流傳,抗衡它們所造成的混亂、惡意誤導及對社會的衝擊。我們有需要認清Fake News的遺害,做好Fact Check的功夫,提升個人的辨識力,重建互信。

認清Fake News的遺害

根據維基百科,「假新聞(Fake News)是一種黃色新聞或宣傳,包括通過傳統新聞媒體(印刷和廣播),或在線社交媒體傳播的故意錯誤資訊或惡作劇,目的是為了誤導大眾,帶來政治、經濟或心理得到的成就感和利益。」

近年,互聯網上出現了大量的假扮新聞網站,又稱為「內容農場」(content farm),其中一種缺乏嚴謹審核的網站,主要依靠用戶生產的內容 (user generated content),吸引人流或分享以賺取廣告費用,當中很多是抄襲剽竊或假內容等。

然而,現今每人都擁有一部手機,網絡媒體的資訊也變得多元及複雜,其傳遞的力量與渠道已遠超傳統所說的「假新聞」。因此,有人認為稱為「假資訊」更為貼切。

筆者在一次反修例運動遊行途中,收到一個假資訊的P圖相片及文字,顯示有一群防暴警察在教會的門口圍著,文字形容「教會被圍了」。不少人一時間也以為有此情況,瞬間群組恐慌地傳閱,不久才知原來是假資訊,虛驚一場。另外一次經驗是,在實施《禁蒙面法》的一次遊行,筆者當時與家人一起在灣仔附近,遠處看見一名黑衫示威者在人群中大叫:「灣仔警總開始放催淚彈了,大家小心。」當時人群起了一陣混亂,我見自己是第一身聽到便以為是真,便將訊息傳給另一群組。誰知另有一教牧剛經過那裡,告知根本沒有這回事,才知自己「炒車」。

要對付這些假資訊的方法之一,便是事實查核(Fact Check)。然而,我們也見過一些傳來的資訊,故意加上「已Fact Check」或「堅料」,令人信以為真。而接收者本人因信任傳遞者,或沒有Fact Check而間接也受騙,帶來破壞與傷害。在印度,因WhatsApp流傳假新聞,導致假消息涉及者喪命。「今年6月,WhatsApp及社交媒體流傳,兩名分别29歲及30歲男子綁架及販賣兒童的假新聞,其後兩男子在一村落遭村民毆打至死。」(明報網上新聞,〈2018回顧Fake News 以假亂真‧假新聞可奪命〉,2018.12.31)

做好Fact Check的功夫

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在《暴政》(On Tyranny)以20堂課,帶出暴政出現的不同面貌,其中的一課是〈當個真相的調查者〉,正是提醒我們在後真相時代,每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是追求真相的一位公民,更要肩負起傳播訊息的責任,Fact Check就是一個基本的習慣。

「既然這是個人人皆媒體的網絡世代,那麼每個人對於呈現公共領域中的真實都負有一些個人責任 …… 若你會自己核查消息來源,就不會轉發假新聞給別人…… 我們無法得見傳佈的假資訊會傷害到誰,但這並不表示我們的作為不會危害他人。」(127-8頁)

「為了自己好,弄清事情的原委吧。多花點時間閲讀長文,訂閲深入調查事件的平面媒體。意識到網絡上有些東西是會傷害自己,多關注那些調查政治宣傳活動的網站(當中某些網站位於國外)。與他人溝通時,要為自己傳達的訊息負起責任。」(〈相信事實〉,117頁)


有關如何進行Fact Check即事實查核,我們可從網上搜尋不同方法與步驟。下圖則鼓勵我們由個人做起,終止假新聞的八個提示,可作參考。

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講師楊啓聰認為,港人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例如判斷不同資訊來源的可靠度、做事實查核的習慣等,有待改善。他還提出,「最有效的方法,是無論收到任何新的資訊,都要保持冷靜,先想一想訊息的來源及內容是否可信,不要急於做轉發等跟進行動。」

香港人每天從電視的新聞報道,看着當權者的語言偽術,我們並不想「習慣」,目前情況猶如溫水煮蛙。倘若,我們習慣了這些不符事實的謊言,又不經意地隨意轉發這類相關的資訊,我們便有份助長了「謊言」的合法性,人們也漸漸分不清事實的真假,暴政又再接近我們一步了。威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在〈相信事實〉一再提到,「當你不再區分自己想聽的話以及實話的時候,便已臣服於暴政。」(109頁)

提升個人的辨識力

教會作為彼此相愛的群體,在今次風暴中經歷重大考驗,假資訊的充斥,加劇了信徒彼此間的不信任,我們各自選取所相信的「資訊」作為支持的論述。問題是,當這些來自不同渠道的不實資訊在我們中間流傳,而我們又沒有作出負責任的Fact Check的時候,只會帶來更多的混亂。

或許,我們對後真相的負面影響,認識仍是甚少。有牧者分享,堂會牧養處境複雜,在疲累不堪之下,暫時只能採取駝鳥式的迴避,這是權宜之計。然而,我們仍要思考,作為被耶穌基督呼召的一群信仰群體,我們能否因應當前出現的艱難,梳理出牧養的不同想像與契機,讓教會群體不因政治顏色被區分,而是在多元的不同中,祈求聖靈引導我們進入真理。

無怪乎張國棟博士承認後真相文化帶來的問題十分深層和複雜,我們只能盡力提高警覺。他於教新的牧養沙龍「假真相、真辨識」講座,勉勵香港教會要在後真相時代,提高警覺,學懂自處。基督徒其實也是社會公民的一員,我們都受到影響,並不能倖免。當我們受到因真假資訊的混亂時,或受到攻擊和批評,但毋須玻璃心,反要以寬宏和邏輯地面對別人的意見。後真相的假資訊,只想令到群眾落入單一議程心理,我們要小心勿將事情對立來看;若是學術上的範疇,必須放棄「自成一角」的想法。我們應該努力尋找真相,但不一定能解決問題;我們不要彼此對立,各走極端,要追求更崇高理想為目標。

我們確實處於「資訊超負荷」(information overload)的時期,我們需要學習做好適當的過濾,包括媒體背後的資金來源及其相關內容的來源等。當然,我們並不能讀盡所有傳來的資訊,但我們卻可作出適當的Fact Check,加以辨識。蘇永權於第2869期《基督教週報》(2019年8月18日)一文〈Fact check〉提及傳媒對抗假新聞的決心。當歐洲大陸受到假新聞的威脅時,很多新聞媒體放下政見,合作建立聯合Fact Check的機構,而大部份新聞機構都會加設Fact Check的部門,誓要對抗假新聞,捍衛一個具公信力的資訊環境。這種抗衡的決心,形成一種團結的力量,誓要杜絕假資訊的橫行。陳曼玲提出培養屬靈辨識力的兩個原則:立志遵行神的旨意,就必曉得人的教訓是出於神還是個人(約十七7);仔細聆聽世人的說法,把攔阻人認識神的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並將自己的思想順服在神的真理下(林後十5)。(基督教論壇,〈如何辨識假新聞〉,2017年2月9)

是的,我們需要返回聖經的教導,檢視自己處身於混濁世代中的屬靈狀態,作出反思與實踐。我們的辨識力需要具有屬靈的洞察力,以致能識破撒旦的詭計。對筆者來說,以下兩節經文有著重要的提醒。「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十二2),《和合本修訂版,下同》;又如以弗所書四章25節,「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每個人要與鄰舍說誠實話,因為我們是互為肢體。」此時此刻,我們極需要聖靈的導引,進入真理,得著自由。

結語

假資訊帶來的負面影響及傷害不能忽視,信徒是社會公民的一員,我們需要盡一分力,逐步提升個人的辨識力,結合聖經真理的教導,對抗虛假,以生命影響生命。

(編按:本文轉載自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網站。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副總幹事。)


文章轉載於『時代論壇』,原文鏈接:

https://www.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60037&Pid=104&Version=0&Cid=2053&Charset=big5_hkscs

關注我們:時代論壇eLand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推薦文章
晚期照顧的靈性關懷 勞思傑:預設醫療指示助醫生病人溝通
【時代論壇訊】生老病死是人生旅途中必經的人生階段,若病人能夠於晚年由自己選擇所接受的醫療方法,相信會最能切合病人的意願。一個貼合病人需要的治療計劃必須由醫務人員、病人及病人家屬三方作出配合,而靈實司務道寧養院最近推行的「安寧服務培訓及教育計劃」,旨在推廣病人可以為自己的晚年預設醫療指示,由自己決定臨終前的治療方法。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賽馬會安寧頌─安寧服務培訓及教育計劃於八月十八日舉行「晚晴照顧規劃活動」,讓公眾明白預設醫療指示計劃的重要性之餘,亦同時喚醒大家對規劃照顧晚晴的靈性需要。
查看全部
熱門文章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