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三個多月,很多人不開心,很多人心中不平、擔憂、痛心。基督徒也不例外,有些基督徒為公義發聲,有些求神醫治這地,都是在發出自己心裏的訴求,盼望神早日回應他們的禱告,以免身心疲累。 我們有沒有想想神的訴求呢?
聖經教導我們「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賽四十 30-31)。神藉聖經提醒我們不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才智、經驗,乃是要仰望耶和華神,我們就會有所領受,我們就可以從這些新領受得力,再次有力去為人生應有的目標奔走,再次能夠過着充滿恩典的生活。
神是愛,神容許香港人在過去這幾個月經歷這麼多困難,一定有祂的美意。當我在主的面前靜思的時候,就想起下列經文:「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代下 七14)。可能神期望藉此事件提醒基督徒先要自己改變,祂才聽禱告醫治這地。
歷代志這段經文提醒基督徒禱告要蒙垂聽當留意遵行四件事:
1. 基督徒要自卑
基督徒要有發自內心的謙卑,當我們謙卑,我們則願聆聽別人的聲音,就不會高傲自持,影響關係。還有,謙卑者會自感不足,會用心學習耶穌的言教、身教和祂待人處事的方法,生命就得以成長滿有基督的身量。這樣的生命就是社會的鹽和光,就能對社會作出影響,能協助建立和諧社會,吸引萬人歸向基督。
2. 基督徒要禱告
基督徒要禱告,很多基督徒只在禱告中感謝和祈求。禱告是與神親近的方法之一。禱告應該包括認罪的環節,因為聖經告訴我們義人的禱告是大有功效的。禱告也當包括感恩的環節,感恩則幫助我們想起主的慈愛與能力,幫助我們更有信心向神禱告。禱告當然也包括為自己、為別人、為社會、甚至為在位者代求。禱告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聆聽神的聲音。在聆聽中,聖靈能幫助信徒想起聖經的教導,聖經的教導就成為他們行事為人的指引,自然能行公義好憐憫。
3. 基督徒要尋求主的面
當基督徒尋求主的面,他們不但會看到神的榮美,亦可領受到神更多的教導,使生命豐盛。基督徒就有心志和力量去按神的旨意作成祂要我們作的工,去使人得生命,得豐盛的生命。
4. 基督徒要轉離惡行
當基督徒的生命豐盛,自然有力量去遠離惡行。按聖經的教導行事為人,是跟隨基督,自然不會行惡。按自己的心意行事為人,往往就是惡行。因為我們認為公義的事,未必一定是公義。生命豐盛,讓基督在心中作王,自然就會行公義,遠離惡行了。
我的反思:
1. 要神垂聽我們的禱告就先要認罪悔改
社會動盪,基督徒有責。因為耶穌告訴我們信徒是社會的鹽和光,祂也吩咐我們要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就是要去使他們得生命,得豐盛的生命。管治者、營商者和青少年都是由香港的學校及社會培育出來的。香港約三份之一的學校為基督教學校,加上天主教學校,則為數更多。教會如果重視教會學校的生命培育,就會培訓校長和教師成為基督精兵,他們就能夠在學校生養眾多滿有神形象的人,日後社會各階層便能按神的心意去治理大地,使香港成為人間天堂。 當我們有所反思,悔改承認沒有好好地善用神給我們的辦學機會,今後則當探討研究怎樣去善用神所賜 的機會,廣傳福音,神就會赦免我們的罪,醫治香港這地。
2. 要神垂聽我們的禱告就要自卑尋求神
學識、經驗、能力,金錢、地位等都可以使我們 驕傲而偏行己路。所以人需要自卑及親近神,才能靠聖靈體會到祂的言教、身教和待人處事的方法對我們的幫助是何等的大。當我們願意在大小事上都跟隨耶穌,家庭、教會、社會必定和諧蒙福。
3. 要神垂聽我們的禱告就要遠離惡事
神很多時候藉苦難叫我們回轉。互相指責只會使矛盾加深。放下自己則可遠離惡事,流露主愛則可將 人挽回,大地將重得醫治。
總結:
神的話是我們腳前的燈和路上的光。就算我們沒有信心改變整個社會,應有信心改變我們的家庭和我 們的教會,最低限度也應該能夠改變自己。生活上如果有神話語的指引,我們就有平安喜樂。願聖靈加添我們對神與及聖經教導的信心!願神治理這地!
原文轉載至【靈糧週刊】第2382期(2019年10月5日出版) 第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