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離堂會質性研究的啟廸:培育門徒、去公司化
+ 關注
2019-09-24 - 329觀看次數
回應

(Sun Yeung攝)

柏祺城市轉化中心繼二〇一八年完成「留堂會、離堂會」問卷調查研究,今年進行了第二階段的質性研究,訪問了十七位曾經或當時曾離堂會的肢體,談到他們離堂會的原因、離堂後對個人與上帝關係的體會、在教會的美好回憶和心目中渴想的教會元素四方面,記錄和綜合了他們的心聲。本文將會從這些心聲出發,思考牧養和帶領教會革新的路向。

承載生命的群體與教導

此項質性研究,最明顯的發現是:離堂者對群體關係和美好真理教導的深刻記憶與渴求。

在群體關係中,令人懷緬的是導師與朋輩的愛。可能隨著受訪者或以往相熟的信徒生活愈趨繁忙、生命階段出現不同的轉變 (參:離堂會的原因),而逐漸感到缺欠與失落。他們渴求同行的關係,實踐彼此代禱和分享。事實上,也只有這種關係,愛、包容、接納、聆聽、開放的思考和溝通討論等,才有可能發生。

誠然,有承載力和堅韌的愛,是屬靈群體的重要特質,但這種特質,必須經過用心用意的栽培,和以順服真理的心活出來,並要經歷成長期的轉變和過渡的考驗。在求學階段,青少年信徒的處境和面對的掙扎都很類近,加上有導師協助維持彼此的關係,同行的關係就較易發展起來。然而,隨著投身社會工作,生活型態和目標出現較大的分殊,部份信徒逐漸結婚和生兒養女,減少了投入團契生活的時間;在同一團契或小組的已婚成員和未婚成員之間,逐漸感到同行關係趨於薄弱。此外,步入職場後,行業和公司生態的不同,人際關係和事業發展各有挑戰。每位肢體都想得到別人聆聽和接納,希望所表達的需要,會得到別人代禱記念和關心,有時候也想聽到智慧之言,幫自己拆解問題。可是,當各人要擔當自己的重擔,牧者或導師的參與又杯水車薪時,對這些需要,群體往往無力作適切的回應。

在質性研究中,有肢體期望「他們會聆聽我講話,我很多話說,他們不會打斷我」,也提到「聊到有點離題時……他們就會陪我去聊」、「他是著重你個人比起要跟著流程去重要」。從這位肢體的表達,我們可以看到,他需要的是有質素的聆聽,是真實的同在。在傳統的團契模式中,在兼顧週會主題內容、處理各樣事務和報告之餘,留下的互動空間實在不多。對於仍然採用傳統團契模式的堂會,精簡形式、加強生命交流,確實是急不容緩。此外,信徒需更有意識地實踐「敏於聽,慎於說」這溝通原則,以至令彼此的關係更有承載力。

與同行關係密不可分的,是深入人心的講道和教導。有受訪者表示:「以前的牧師很厲害,很能啟發,他們理解聖經,教得真的很入腦。」至於他們對心中渴想的教會元素,其中一個重點是:「啟發性及跟生活接軌的聖經教導和講道,多一點深度的信息,關心社會議題,有上帝在當中」。

牧者和領袖不單需要具備人際關係和輔導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能帶著對真實的生命和現實世界的認識,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傳意技巧有助於保持學道者的專注力,但若缺乏了讓聖經說話和連繫現實情景的內涵,結果也是枉然。基督徒是上帝國度的使者,是被差進入世界的門徒。因此,無論是講壇信息、課程教導或是小組查經,我們都要致力將國度的真理、耶穌對門徒生活的教導,與現實的生活結連起來。唯有基督徒帶著這樣的教導進入被差的情景,他們共聚的時候才有見證可互相分享,讓團契生活對準方向,就如希伯來書所說的:「我們就應該懷著真誠的心和完備的信,進到神面前;又應該堅持我們所宣認的盼望,毫不動搖,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我們又應該彼此關心,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來十22下-24,《新譯本》) 在上帝的計劃裡,教會並不是一個持守教條和道德樣板的群體,而是在國度的福音底下,一群常記念自己蒙恩的罪人,在真理的啟迪下,在不斷的辨識與努力中,謙卑地學習行上帝所求的善。

去除消費主義與公司化

受訪者的心聲和以上的回應,不過是老生常談吧!為何現實中的教會,往往如此遠離人心和聖經的教導?愚見以為,教會若不謹慎自守,很可能一直在傳播消費主義福音,並讓教會成為完成不同事工的公司,落入失序和教會不成教會的境況。牧養教會一段年日,好些美麗的門徒生命,常叫我驚歎感恩。另一方面,長期誤解福音,將教會生活變為自我實現、抱持著消費心態的人,卻也為數不少。

魏樂德 (Dallas Willard) 指出,教會裡充滿了「不作門徒的基督徒」,是對耶穌的大使命之大抗命(great omission)。當教會將救恩物化為一份禮物,讓人得著平安、喜樂與愛,卻不將這一切放在跟從耶穌、見證天國的歷程底下,「決志」和洗禮後的真道學習與靈命模塑,就變得可有可無,或者只是信徒因為「聽話」、「報恩」而做的好事,印證他們已成為好人。如此,教會不斷動員「好人」做事工,好像提供服務的公司,另一些人則坐享其成,隨喜好評彈。由於「好人」都在忙,欠缺彼此相顧的共同生活和靈命操練,有些「好人」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枯乾,返教會像打另一份工。起初指望得到的愛、喜樂和平安,好像消失得無影無蹤;將自己邊緣化,甚或離堂,就成為他們的選項。要回應信徒離堂的情況,教會不能只做小修小補的功夫,乃要留心傳講純正的福音,抑制消費文化,避免公司化。這是我們所需要的革新!

篇幅所限,以上對「留堂會、離堂會」研究的回應,難免片面。只望起拋磚引玉之效,與弟兄姊妹同尋教會革新之路。

(作者為宣道會北角堂社關事工科科主任。

原載於2019年9月柏祺城市研究中心通訊《城市心》。)


文章轉載於『時代論壇』,原文鏈接:

https://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59549&Pid=104&Version=0&Cid=2053&Charset=big5_hkscs

關注我們:時代論壇eLand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推薦文章
查看全部
熱門文章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