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盼望,讓我愛這個受傷的世界
+ 關注
2019-08-13 - 493觀看次數
回應

莫特曼去年訪港,在中國神學研究院主講講座。(李志雄攝)

德國著名的神學家莫特曼在年輕時曾經問過一個問題:「世界上有沒有一種盼望,能夠讓人活下去,又給人力量?」認識莫特曼,就知道他的神學思想是源於二次大戰在戰俘營的經歷。大戰之後,莫特曼說:「『不再能夠談論上帝』與『仍然必須談論上帝』交織出現不停……」這番心聲今天聽起來有莫大共鳴!

莫特曼在一九六四年出版《盼望神學》之後,引起了很大的迴響。那個年代,蘇聯的坦克開進捷克鎮壓改革,甘迺迪(John F. Kennedy)總統與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牧師被謀殺,學生運動被誤解而充滿尖銳的對立,盼望整個破滅。這時盼望神學的出現,正好切中時機。

莫特曼的盼望神學以上帝在歷史當中的作為為主軸,並追求上帝的應許如何落實於歷史實況當中。筆者最覺得吸引的是莫特曼一直強調上帝應許要創造「新」的將來,並透過耶穌基督的復活,指向上帝終末創造性的新作為。「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這種終末性的「新」不是將「舊」的事物毀滅,而是接納它並對它重新創造。新創造也不是另外一個創造,而是這個混亂世界的新創造,永恆的生命也不是另一個生命,而是進入上帝生命之復活的生命。神不是要毁滅世界,而是要轉化世界,因為基督再來時,死人會復活,物質的身體以一種全新的樣式重現。換句話說,將來所盼望的新天新地,不是恢復伊甸時候亞當的樣式,是以前的事都過去了,是比以前更好。

有人曾這樣說:因為上帝不是要來幫世界「恢復原廠設定」(reformat),而是要來進行「作業系統更新」(system upgrade),就好像從Windows 7升級到Windows 10。你當初能預知Windows 10有哪些新功能嗎?不可能!因為升級前與升級後,是不同等級的世界。同樣,我們對終末的盼望,絕對不是回到初始的伊甸園,是有比「原廠」更好的設計。因著終末盼望,未來與過去是質的區別。「過去」是這世界的模式即將過去,它不會持久;「將來」將被永遠長存的嶄新創造所充滿。

莫特曼又引用保羅所提的種子來描述此生與死人復活的關係:「死人復活也是這樣,所種的是必朽壞的,復活的是不朽壞的;所種的是羞辱的,復活的是榮耀的……」(林前十五42-43)因為上帝要使我們不成熟的生命變為成熟,有限的生命品質變成豐富完全的生命,現在只是子粒,而將來是果實。因此,我們就要為此時此地的生命奉獻一切,毫無保留地投入,在有限的生命中自我成長,好讓末來的生命更加豐富完全,從不成熟走向成熟。

今天信仰要反思的正是如何藉著積極參與投入現實,獻奉此生去活出終末的盼望。記得莫特曼長期有個疑問:「為何參與關懷社會政治的人不來教會,而來教會的人卻不參與關懷社會政治呢?」一直以來,這何嘗不是教會牧者的心結?可是,這段日子當我們看見歷經災難的社會,不但不會感覺與自己無關,反而感到痛苦和憐惜不捨。莫特曼認為教會關注社會危機,要以「三一上帝」為神學判斷的重要源頭,對教會做深入的反省與批判,期盼以神學反省帶動教會以信仰來影響社會;可是教會在社會危機發生的當下,因絕望憤而離開堂會的事不斷發生,令人心痛不已。莫特曼認為盼望是信靠不能分割的夥伴,須臾不離。你我當知道教會本質有著「一起走,一起留」,不能分割的關係。若不存盼望,就是不信上帝,若不信上帝是罪,則不存盼望亦是罪了,所以「絕望是罪」。

研究莫特曼的盼望神學,讓我們能跳脫個人迷失,走向團體深入群眾,關懷人類社會並且疼惜上帝創造的地球生態資源。他曾質問:「我們難道不能找出環境較能承受的,並對人類較友善的能源嗎?」香港人也不停地問:「是否一定要犧牲好山好水來換取經濟增長?」地球是有生命的,它無法承受四分五裂的人類世界,人類應該停止相互間的威脅來和平共處;第一世界應該停止對第三世界的掠奪,更應該把他們的貧窮視為自身的拯救責任。莫特曼警告:生態的浩劫正慢慢地顯示世界正走向末日。它不是短暫的危機,只出現一時,是一種緩慢、無法逆轉的浩劫……可是,真有一種盼望,不單止能夠讓人積極活下去,又給人力量去愛這個受傷的世界!

「關愛受造世界與福音」會議系列文章之二。
作者為基督中心堂荃灣堂主任牧師。


文章轉載於『時代論壇』,原文鏈接:

https://www.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58935&Pid=104&Version=0&Cid=2053&Charset=big5_hkscs

關注我們:時代論壇eLand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