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教會的倒退與復興—中小型教會福音事工的再思
+ 關注
2019-04-09 - 557觀看次數
回應

無論全球或本港教會,中小型堂會(指崇拜出席人數在200人以內),仍是整體教會的主要部分。按《2014香港教會普查統計數據集》發現,本港有489間堂會屬小型堂會(100人以內),佔整體38%,崇拜出席人數共30,812人。倘若以200人計算,就有897間堂會,佔整體68.7%,崇拜出席人數共90,380人。從現況看,本港七成堂會出席聚會人數為200人以內。

一、定位(Positioning):小即是美

一直以來,凡涉及堂會增長或發展的書本或研討會,往往以超大型堂會(Mega church)為所有堂會學習的模範,形成中小型堂會牧者及信徒不自覺地因「小」而自卑。神學院課程或坊間研討會,又不當地以成功大型堂會來標榜,暗示中小型堂會本身體積有問題,要擴大才合符標準。

這是對中小型堂會的誤解,真實是全球增長最多的是中小型堂會,超大型堂會只能在部分國家與城市,有較為明確的增長。更大謬論是認為中小型堂會要採用大型堂會的教會增長原則,就能迅速變大;某些大型堂會增長原則適用於中小型堂會,但某些大型堂會增長原則,根本不適用於中小型堂會。(見圖1)


中小型堂會教牧與長執,需要常識作辨識,不要盲從,否則會本末倒置,把原來優勢(關係導向)變為劣勢(節目導向)。

進入網絡世界,傳統工商企業已不迷戀「大即成功」,能賺錢與發揮影響力是與組織的大小無關;惟獨港台等地華人教會仍迷信「好大喜功」式發展論述。工商企業已放棄了「做大才成功」,反而選擇「小即是美」,才有更美好的發展前景。一些書本如《小,是我故意的》(Small Giants – Companies that chose to be Great instead of Big)等,說明了「做小也有價值」!

領導與牧養中小型堂會,領袖必須對「小」有合乎聖經的理解,確立小堂會的存在有其獨特的身分與使命。每間地方堂會是獨特(unique),植物中有仙人掌與松樹,我們不會期望與要求仙人掌的發展要等同松樹。中小堂會常有身分危機,就是教牧與信徒不甘於被人看「小」,拚命要「由小變大」,很可能急於求成,而導致堂會失掉了本身優勢。

「小堂」本身不是問題,正如小店有其特色與賣點,不用變成領展商場的大型連鎖店。日本與歐洲不少著名食店,根本不是以大作招攬,乃是其飲食之特色,有其獨特身分,就有其吸引力。堂會也是,當同一商業樓宇內間間皆是冰室,樣貌一模一樣,除了招牌以外,這便造成多一間或少一間也無所謂 !

每間堂會,無論成立年日長短,按照聖經教導,它是承載生命的有機組織,不斷成長為一間整全完備的地方堂會。神已把發展教會的一切資源供應予每間堂會,堂會領袖按其所託,確認本身有別於其它堂會的異象、使命與價值,相信本身存有的角色是不能替代的。

除了有些堂會是定意為小,如中華基督教會基道堂(第三堂)等,新植堂會正常發展是「由小成大」,開荒初期,堂會細小乃正常與健康的。筆者於1984年播道神學院畢業,前往宣道會元基堂牧養,那時堂會只有兩年多歷史,崇拜人數只有卅十多位。未擴堂前,有14年日子堂會人數長期維持在200人以內。

日本電視節目《空間改造王》可作為借鏡,舊宅在原有地可以翻新,中小堂會的成長與更新,不一定有人數增長,但堂會在各方面質素可以有美好成果。

二、教牧(pastor):既小且深

中小型堂會牧者首要定位是與會眾建立關係 ,講道及行政較為次要。牧者如不多花時間與信徒來往,個別關顧,就會失掉本身的優勢。

Carl Dudley認為小堂教牧的角色是「愛人」(lover),是真確的,教牧非自恃專業與學位來取得會眾信任,他/她乃主動樂意與會眾同行人生路,一起於深化關係中共同掙扎與成長。關係正是「小堂」成長的命脈,教牧成也關係,敗也關係;教牧要學習與各方人等溝通共事。

中小型堂會牧者長期委身是關鍵所在,當牧者能忠心於牧養與領導會眾,深化而信任的關係,必帶來教會更新與成長。這便是「既小且深」的牧養取向,中小堂會牧者有更多空間對信仰與牧養有更深度的反省。巴特牧養是中小型堂會,才有空間寫《羅馬書釋義》;畢德生一生牧養堂會不多於200人,有空間可寫書及翻譯聖經。周聯華牧師說得對,中小堂會有較好土壤能培養神學家,大堂會牧者多為行政型教牧,當然也有例外的!

「小堂」提供一分親切溫馨如家的相交關係。「小堂」場景,有助信徒建立信任而親密的關係。「小堂」更能兼容離婚人士、單親家庭、傷殘人士、情緒困擾者、同性困擾者等,讓這些信徒得著適切的關顧,在關愛與接納中不斷成長。「小堂」更能實踐「跨齡崇拜」(intergenerational worship),一家老小共聚一起的「家庭堂會」(family church),不需走大堂的「分齡崇拜」。

正因為堂小,會眾之間的溝通直接與頻密,「小堂」牧者只要敏銳信徒人生歷程,牧養就是圍繞信徒結婚、遷居、生兒育女、子女升學、壽宴、退休、家人患病與喪禮等,在這些場景中牧者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

當然,也有不健康的「小堂」,因著內部問題叢生、教牧人事紛爭與流動等,帶來「小即是醜」。教牧的流動,問題出現於中小型堂會的自我形像往往與領導階層息息相關,特別是受聘牧者在其中起著重要角色。每次有牧者的離職,必對中小型堂會往往是致命的傷害,因為關係是中小型堂會的重要資產。人事不斷變遷就會導致會眾有強烈受遺棄的消極情緒。

有時問題出在長執,急於要求堂會迅速發展,對教牧不尊重,又不肯放權,結果是教牧要黯然辭去。曾有宗派誇口其內實況 :「執事如鐵柱、教牧如流水。」這些已有惡性循環的不健康堂會,筆者建議剛畢業的神學生,不要有救世主情意結要更新堂會,因為這些超穩定的權力結構,信徒領袖不會放權,又不尊重教牧的領導與牧養。

有時,責任落在牧者身上,他/她只抱著過渡事奉的心態,一心想轉換大堂會事奉,又或天真地以為兩三年就能更新堂會,帶來美好的發展。牧養中小型堂,起碼有至少五年或以上的服事。

筆者認為中小型堂會對國度使命有獨特的貢獻,就是「既小且深」,持續與深化信仰反省,又能促進信徒與信徒之間深入關係。教牧的長期委身,就扮演著更新教會的重要角色。

三、計劃(plan):由小做起

中小型堂會領袖放下自卑感,不要看本身處處不及別人,不要下下與超大堂會作比較。葛蘭達曼於《牧養小型教會》(Shepherding the Small Church)分析停滯教會的跡象(56頁):

•對傳福音缺乏熱誠

•專注對內事工,以致資源多用於自己的會眾,而較少考慮廣大社區群眾的需要

•傳統比人還重要

•新信徒進入事奉和領導階層時會遭遇阻力

•缺乏對聖經的順服

當倒退而不健康的堂會,成為了「私人宗教會所」,長期口說 :「歡迎外人」,真實行為卻是「新人不要入我組」。可以想像,這些小堂內聚文化若不改變,小堂根本難以發展。當舊有系統慣性做法如此,有時牧者與長執要有智慧地開拓新的承載工具,無論是新課程、新組別、新事工等,才有更新的可能。

「重新對焦」(refocusing),乃是中小堂會要常常思考 : 我們把有限的教會資源投放在哪些事工上,達致長遠可見的成效?究竟鼓勵信徒參與詩班重要,抑或推動他們外展接觸更多新人?當分配信徒時間,我們多用於內部會議或外展佈道?中小型堂會不能抱「跟風」心態,不假思索模效大堂會的組織或事工。堂會的組織架構宜精簡。筆者見識過小型堂會架構因循抄襲母堂部門繁多、層次分明的組織架構。大堂會架構套於小堂身上,只會妨礙小堂事工的成長。

中小型堂會限於資源,不能樣樣事工皆做,必按其優次而有所取捨,這才是領導的智慧。堂會要精簡聚會,有些聚會可重新調動或縮減聚會次數;有些活動可下放由信徒自發與自主。

四、流程(process):小而歸屬

當領袖能夠放下心結,不刻意追求做大才算成功,明確了解本身定位,方可發展配合本身身形的福音事工。

堂會為本

《2014香港教會普查統計數據集》顯示,本港堂會最多採用的佈道方法是以個別堂會為本位的佈道會或福音主日(「經常」與「間中」加起來為86.3%),其次為友誼佈道或一領一(78.3 %)。(見下圖2)

圖2 : 堂會經常採用佈道方法

這兩項佈道方法,自2004年起,便一直高居榜首。換言之,堂會自辦佈道會或福音主日,並動員信眾邀請未信者赴會,這便是堂會最常用、最經濟與最直接的佈道策略。中小型堂會參與大型佈道會或福音盛會,通常果效甚少。

北美一些研究有效佈道策略的專家指出,佈道會於堂會所在場地舉行,好過租借其它場地舉行,因對赴會者與決志者而言,親身對場地的觀感也是重要。倘若佈道會的場地與節目,存在極大的落差,決志者便會出現適應困難而流失。堂會為本的佈道策略,就是創造佈道空間,讓未信人士更易踏足堂會,參與其中,並逐漸投入教會生活。

關係優先

領袖要放下「小堂會心態」(small church mentality),即自卑看本身樣樣不及人,但同時又自大到不需要作任何改變。中小堂會本身優勢不是節目,不要花時間作「吸引型模式」(attractive model)一次過的佈道活動,反而是「關係型模式」(relational model)更為可取。「吸引式模式」強調節目質素,以名氣講員或名人見證為賣點,注重宣傳與包裝,務求多人參與聚會(come and see),就能達成佈道的果效。「關係型模式」則與此相反,重點不在於節目或表演,乃是信徒能透過地緣、血緣、學緣、工緣、趣緣、痛緣等關係網絡,外出分享生命故事(go and relate)。

畢理察(Richard Peace)於 Conversion in the New Testament 指出,教會把佈道「事工化」,甚或「專業化」,反把原來新約的福音或悔改歸正經驗僵硬化為某套方程式或大型活動,帶來了福音異化。畢理察提倡「進程佈道」(process evangelism),即「佈道生活化」,重點不在於未信者的決志時刻,乃是讓未信者於其人生歷程愈來愈接近耶穌。

筆者認為「堂會為本」的佈道策略,從整體數據分析,是「關係式佈道」(relational evangelism)或「生活化佈道」(lifestyle evangelism),並非勞師動眾搞大型佈道會,才是中小型堂會朝向健康的福音策略。

歸屬流程

當今福音事工的偏差,就是我們過度關注「決志信主」一刻,卻不同樣地關注尋道者歸屬的流程。吉布斯教授(Eddie Gibbs)於 ChurchNext 倡導「佈道是邀請對方與主耶穌為伴」。信仰猶如一趟旅程,佈道模式不宜把佈道與栽培切割為兩個範疇,反而在福音的流程,不斷播下信仰價值的教導。

中小型堂會循序漸進地向未信者與信徒講解「整全的福音」;信耶穌與跟隨基督是不能分割的。福音既是上帝無償給予,也非人容易相信就容易拋棄。相反,福音要求我們持續地悔改(或轉變),與信仰群體結連,活得更像耶穌。

中小型堂會佈道進路,「歸屬」(belonging)與「歸信」(believing),兩者同樣重要。堂會要思考本身活動不局限於信徒參與,未信者或尋道者同樣也歡迎於崇拜、團契小組、課程及講座等。當這些朋友能長期與堂會信徒結連,歸信耶穌是或遲或早出現的正常現象。有時,我們過度重視「決志信主」,只會催生未足月的早產嬰孩,有些或會夭折,有些或會流失。

有些老化的中小型堂會,團組氛圍是排斥外人,新人難以融入。可能這些堂會要思考是怎樣增設承載新人的群體,這些新人組別可存在於主日學時段,或崇拜後時段、或其它特定時段。當堂會能凝聚信徒與新人共融的場合多了,便能加增新人對堂會的參與和投入。

結語

總括而言,「中小堂」有其獨特價值,聖經從來沒有教導「人多勢眾」堂會方為「健康」與「卓越」。有些堂會是「自然大」,有些則是「天然小」;教會領袖不應迷信「要大才有影響力」,聚會人數從來不等同生命質素,務求堂大,方為成功。「小即是美」的堂會,對整體教會的貢獻在於持續地培育「既小且深」 的信仰反省與深入關係。「中小堂」是孕育關係(無論神與人,或人與人)之最佳土壤。

當牧者能長期委身,建立信任關係,堂會得以健康成長,其外展策略要以堂會為本、關係優先、並能促使新人有歸屬流程。堂會能有明確定位(positioning),牧者(pastor)的委身,有更新的計劃(plan),並能有歸屬流程(process),這便是中小型堂會更新與成長的正確方向!

(筆者應邀於3月31日中國浸信會神學院主辦專題研討會 :「教會的倒退與復興——中小型教會福音事工的再思」之講稿部分內容。)

編按:本文轉載自香港教會網站,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文章轉載於『時代論壇』,原文鏈接:
https://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57587&Pid=104&Version=0&Cid=2053&Charset=big5_hkscs

關注我們:時代論壇eLand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推薦文章
查看全部
熱門文章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