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會運作模式的轉變
陳韋安
對於未來教會發展的想像,尤其是宗派發展與模式的更新,其實有歷史可循。
五百年前,宗教改革以後,十六世紀開始宗派主義(confessionalism)。新的教會出現,舊的教會仍存。新與舊共冶一爐。這是教會更新改變後的結果。不過,宗教改革一百年後,曾經是新的新教,無論是路德宗、聖公會、改教宗,都出現屬靈倒退的現象。所謂「屬靈倒退」,從客觀的教會運作上來看,其實正是教會與時代的脫節。十七世紀的德國敬虔主義之父施本爾(Philinn Jacob Spener)寫的《敬虔的渴望》(Pia Desideria),其實就是一本宗派更新的計劃書。
回顧香港教會的歷史發展,似乎也出現類似的歷史循環。過去於五、六十年代興起,七、八十年代急速發展的「新教會」,昔日佈道植堂、辦校興學、廣傳福音,發展相當順利。現今不少教會都是這個年代創立。其中發展為大型堂會正面對第三代領袖接棒的難題。教會的龐大結構導致教會回應時代的速度緩慢——我強調,這些堂會的前線牧者正真實地面對時代的轉變(特別是青少年與職青牧者)。不過,礙於教會傳統結構的掣肘,大型堂會的前線同工事奉得非常吃力。至於中小型堂會,他們的發展背景也是類似。這些年來,可能經歷過多年多次教牧領袖的更換,信徒領袖卻大概不變,教會的運作結構與屬靈傳統就更不容易更新改變。
昔日的新宗派、新堂會,經過這五、六十年歲月的洗禮,逐漸已經成為舊宗派、舊堂會。這些堂會的優勢是擁有豐裕的堂址、硬件與人手,他們的資源不缺,不需擔心沒有能力運作下去(就算是極小型堂會也大概擁有自己的物業)。不過,如何迎接教會的下一代,如何牧養下一代人,如何有效地向下一代人佈道,這不僅是個別牧者能力問題,也不是事工推展問題,而是背後更深層次的教會運作模式與結構問題。
另一種趨勢似乎是新類型教會的興起。過去十年,雖說香港教會整體崇拜人數下降,但其實這現象並不適用於新興起的教會。傳統華人教會人數正在下跌,不過,無論是611靈糧堂、香港馬鞍峰教會,甚至是英語教會如The Vine Church、Island ECC,這十年正在急速發展。台灣教會的情況也是如此。這些新興堂會往往沒有傳統宗派的歷史包袱,無論是結構體制、教會運作、抑或事工模式,都比較能夠針對新一代的需要。
因此,有關未來教會的想像,其中一個重要課題是教會結構與運作的重思。五、六十年代發展的宗派與堂會,正如五百年前的新教一樣,正是面對自身的改變與更新——如何承繼創立時的優良傳統,如何在新時代按著時代的轉變而改變其運作與牧養模式——不只是關注改變表面的「如何」(how)問題,而是深切地為教會的運作思考更根本的「為何」(why)問題。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真正洞見時代的需要,帶著勇氣在制度上作出轉變,正是教會領袖與信徒領袖的共同目標。
筆按:建道神學院將於二○一九年四月十二日至十三日(週五、六)
舉辦「塑造香港教會前景會議」,廣召賢士,共謀出路。歡迎參與。
(作者為建道神學院120週年「塑造香港教會前景會議」籌委會主席)
文章轉載於『時代論壇』,原文鏈接:
https://www.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57450&Pid=104&Version=0&Cid=2053&Charset=big5_hkscs
關注我們:時代論壇e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