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榜 」情緒
每年的六至七月,都是一次接着一次「放榜」的月 份,由升讀小一至中一至大一年級,看見莘莘學子努力地 挑燈夜讀,沉着應戰後,來到放榜前夕,那種緊張心情實 在可以理解;尤其是今天的父母們,那份憂心和不安,可 能比起孩子們更甚呢!求賜平安的主親自保守和堅固面 對「放榜」的家庭,為孩子們預備合適的前路。
「終極放榜」
相信「放榜」情緒對大部份弟兄姊妹都已成過去了; 但在聖經裏,我們同樣找到不少有關「放榜」的段落,如: 馬太福音廿四至廿五章、馬可福音十三章和路加福音廿一 章。這些經文卻是關乎每一位信徒,對我們今天的生活有 着重要的影響,我們就稱它為「終極放榜」。就讓筆者與 大家分享馬太福音廿五 14-30 的「終極放榜」。
馬太福音廿五章 14-30 節比喻
這是一個對我們很熟悉的比喻,表面看,是神給我們不同恩賜,按才幹受託的比喻。但從上文廿四 1-3 記載門 徒問耶穌有關末世的時刻和預兆,於是耶穌用了相當的篇 幅預言末世的情況,然後就用連串比喻提醒我們,應該怎 樣預備祂的再來;可見這個比喻不單是叫我們努力運用神 給我們的恩賜,我們必須努力是因為我們要向這位快來的 主耶穌交一生的賬,也就是我們的「終極放榜」。廿四 42、 44「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是哪一天來 到。......所以,你們也要預備,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 人子就來了。」這個「終極放榜」是隨時來到,你會怎樣 面對呢?
從比喻的內容看,我們可從三方面去思考:
一、人有「長」「短」,你點用?
比喻的開始講到這位主人要往外地去,便將工作分配 給三位僕人;有兩點須留意的,第一:經文只提到主人將 銀子分給他們,但沒有提到他指示僕人做甚麼工作。第二: 主人不是將銀子平均分配,而是按各人的才幹,而且相差 不少。比喻中的「五千」、「二千」及「一千」銀子,原 文是重量單位「他連得」,一「他連得」大約是三十四公 斤,等如當時一位散工二十年的工資,用今天最低工資每 小時$34.5 去計算,一星期返五天,一他連得大約是 $1,435,200。而五他連得就是$7,176,000。或許我們會覺得主人很不公平,為什麼相差這麼遠?其實,除了經文解釋 了是按着僕人的才幹和工作能力之外,我們就要理解比喻 中的銀子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是甚麼了。傳統解釋是我們的 才幹與恩賜,這固然是合理,正如哥林多前書十二章提到, 各人的恩賜不同,都是聖靈隨己意分給各人的,但卻沒有 提到各人的恩賜多與少,在聖經其他地方也看不到各人的 恩賜可以這麼懸殊。相信這裏的「銀子」除了理解為恩賜 外,亦可以作為人生的所有,包括我們的家庭背景、智力 學歷、成長歷程、與生俱來的性格特質和環境因素、甚至 是生命的歲數和時間。所以,人有「長」「短」:可以是 人的長處、短處,也可以是長命、短命,但這並不重要, 重要在乎我們怎樣用這一生。正如比喻中的主人,並沒有規定僕人怎樣用銀子,亦沒有提到僕人用甚麼方法,只是 說那領五千和二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為什麼行動這麼快?因為他們要把握有限的時間去為主人賺最多的錢,雖 然他們不知道主人何時回來,但他們不想浪費半點時間; 而領一千的二話不說,就將銀子埋在地裏。無論我們的人 生是長或短都不重要,重要是我們怎樣用,只要我們不是 注重着自己的短和缺乏,而是努力發揮神給我們所有的。
二、生命的主,你點睇?
19 節「過了許久,那些僕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帳。」 「終極放榜」時刻到了,那領五千和二千的僕人,經過努 力的付出後,自然得到主人高度讚賞:「好!你這又良善 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 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良善」是稱讚 僕人的品格,從他們對主人的託付立刻付上行動可見,他 們是負責任的僕人;「忠心」是稱讚他們對工作的勤勞和 盡心。主人對僕人的獎勵,並不是金錢或物質的賞賜,而 是更大的信任和託付:「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相信主人的稱讚、肯定和信任比金錢和物質更寶貴。兩位僕人 的託付與果效都不同,但得到主人的讚賞都一樣,可見主 人看重的不是賺到的金額,而是僕人的生命和態度:「又良善又忠心」。
輪到領一千銀子的僕人來交賬,在主人說話以先,他就帶着埋怨的態度投訴主人要求又高又嚴格,而且很刻 薄,沒有半點投資卻要求最大的利潤。主人稱他又惡又懶, 因為他不單交不到賬,而且更投訴主人刻薄。為什麼前兩位僕人與這位有這麼大的分別?原因是他們對主人有不同的看法。聖經雖然沒有提到前兩位怎樣看他們的主人, 但從他們對主人吩咐的反應和工作態度,可見他們是很敬重主人,很重視主人對他們的期望和託付,甚至他們很愛主人,所以盡力地完成主人的吩咐。但對這位僕人,由開始已經看主人是刻薄員工,壓搾員工的,所以他不敬重主人,也不重視主人的吩咐,他不愛主人,所以不甘心為主人拼搏努力,連放在兌換店生利息這麼容易和不需勞力的 方法,他也不去做。今天,你又怎樣看這位創造你又愛你 這生命的主?
三、「有」、「無」結局,你點揀?
比喻的最後,也是放榜的結局,就是 28 節「奪過他這一千來,給那有一萬的。」這做法似乎不合理,為什麼 主人要「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呢?29 節「凡有的,還要 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何解?30 節「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黑暗裏;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到底這僕人是否得救?原來,這句子在 太十三 12 都曾經出現,當耶穌向群眾講撒種的比喻時, 門徒問祂為什麼要用比喻,耶穌就這樣回答:「因為天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意思是其他人不明白,不是因為沒有機會聽,而是即使聽到也不信。耶穌所指的,是神揀選了猶太人作祂子民,給他 們召命去彰顯神的心意,但他們卻不接受耶穌基督,結果是不能進神的國。在這比喻裏,僕人因為良善忠心而得到主人稱讚和信任,結果他們可以承擔更大更重的託付,帶來更大的快樂;而又惡又懶的僕人,因為得最少的,覺得主人虧欠了他,所以他不懂珍惜也浪費了被主人重用的機會,最後一無所有,亦不能再做主人的僕人了。
那麼,對今天我們作為中國人有甚麼提醒呢?無論我們是哪國籍,我們信主後都成了神的子民,神給了我們不 同的恩賜才幹、家庭背景及人生際遇,也有不同長短的歲數,問題是我們有沒有按着創造主賜給我們的一生盡力發揮,這也在乎我們怎樣回應這位愛我們的主,當主再來, 我們都必須向永恆主交賬,在這「終極放榜」裏,這「有」 與「無」的結局你怎樣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