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靈糧印度宣教先鋒–欒傳真牧師師母 (邱素梅牧師)

一九四一年五月,欒傳真牧師正值三十英年,與妻子馮燦芬師母(帶着五歲女兒)受靈糧堂創辦人趙世光牧師差派,從上海往印度加爾各答負起開拓福音的工作,夫婦一去就在這城市事奉了三十四年,直至一九八四年。

+ 關注
2016-05-10 - 888觀看次數
回應

一九四一年五月,欒傳真牧師正值三十英年,與妻子馮燦芬師母(帶着五歲女兒)受靈糧堂創辦人趙世光牧師差派,從上海往印度加爾各答負起開拓福音的工作,夫婦一去就在這城市事奉了三十四年,直至一九八四年。


當年的加爾各答,無家可歸、流浪街頭、托缽行乞者數以百萬計,加上「聖」牛到處跑,街頭污水漫地、蚊蠅成群,老鼠蟑螂亂走,煤煙瀰漫空氣…可以想像欒牧師一家由繁華之都上海一下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最骯髒、交通又混亂一片的城巿,適應上有多艱辛!(筆者於二零一二年探訪此地靈糧堂,據當地接待說衛生環境已比欒牧師時代改善多了,但途經街巿,旁邊溝渠散出來的惡臭仍叫初到此境者欲吐難忍。)

 

開始時,欒牧師夫婦在此巿設福音堂,但三個月也未見一人進來。一天晚上,傾盆下雨,竟有十多個海員路過,欒師母力請他們進內避雨,而欒牧師即把握機會向他們傳講救恩真道,這就是他們在這地開荒的初影。


初期的經歷,卻促使他們改變策略,以辦學為宣教平台。他們使用福音堂開辦義學(分中、英語班),一年之內,學生由四十增至一百五十名。然而,五十至六十年代整整十年間,欒牧師夫婦幾經政治重重壓力的考驗,堅持地信靠神,神施恩的手幫助他們,使辦學和建立教會的工作得以相輔發展。原本只有小學,一九六二年加設中學,華人和印度學生兼收,由託兒所至中學全校收生一千一百多名。六八年,欒牧師夫婦在巿郊貧民區成立專為印度赤貧人家的子弟免費供學供午膳的學校。七四年,第二間中學及大學預科成立於巿郊貧民區,華印學生人數達一千三百名。欒牧師夫婦在加城所建立的教會,由於印度獨立後經濟不景,華人移居他國漸多,故華語堂改為華、粵、英語兼用。而在郊外的印度語堂則人數不斷增長。後來建立的天恩(Grace)靈糧堂,採用英語,翻譯為客家語以兼容華印會眾。


一九八四年,師母積勞成疾,往美就醫,惟十分體弱,無法返回工場,而欒牧師因需經常在旁相助,所以同年從前線工作退下到後方關懷代禱支援。師母患病多年,於一九九四年病逝,享年八十。而欒牧師在師母被主接去三年後移居俄亥俄州,由女兒夫婦照顧,直至二零零一年逝世,享年八十六。

 

欒傳真牧師師母不僅是靈糧世界佈道會首批的宣教先鋒,為傳承宣教棒的靈糧兒女立下楷模;也是中國人在印度設校辦教育和建立教會的先驅,為全球華人還普世福音債的榜樣。所指的,並不是他們宣教的方式,乃是他們宣教的心志、對主託付的忠心,主差就從的順服。

 

歡迎分享留言,
Angela Ma
2016-05-10 10:11:05
感謝主,有這些愛主的屬靈長輩,他們的生命和見證鼓勵我們。
推薦文章
查看全部
熱門文章
Copyright 2025©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