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牧同行──4個工具 林榮樹牧師
各位參加同行計劃的同工:
我們有決心及委身透過導師及同工與你一年同行,彼此建立,成為成熟的主僕,更有效祝福造就人。如何能達到這目標?首先由自我認識與進步入手,故我選用了四個工具(問卷)以助你達到這目標,這是你個人的保密資料,在你在自我了解中甚至訂立出一年成長的方向及方略來:
- TJTA:這性格分析工具剖析一個人的九個性格特質的強弱程度,以助你先展長後補短。請將問卷交回給林牧,以下的也是。
- MBTI:會先奉上短版(Quicktell 28 條問題),若不足夠/不夠準確才做長版(有70題的,有96題的),這是一個極普遍使用的性格工具,與 TJTA 齊用以更立體明白你的性格。
- Love Languages:從 30 題的問卷中明白你的「愛之語」;了解在你情感內心世界中什麼給你滿足感的一份透視分析。
- Learning Style:你是如何學習的呢?(這也影響你如何教學)1984 年成人教育大師 David Kolb 提出 4 個學習形格理論,之後 Mc Carthy 研發為 4 MAT 問卷,以助你了解自己的學習形格,從而提升你學習教學的動力與方法。
⁃ 對已婚人士,配偶是極重要的意義人物,故亦歡迎他/她與你齊做作比較。
⁃ 你可使用其中 1/ 2/ 3/ 4 的服務,完成問卷後交還林牧。他分析後與你個別約見,告知結果。
有同工問已經做過,還要再做嗎?這當然是個人的選擇,若然你生命的際遇變化不大,就不必再做,因結果可能差不多。此外,你上次做的時候心情的因素也會影響結果,因而影響你的自觀,故再做會有一番不同的自我了解。我認為了解自己之天賦與特質極重要、人各有志1,長短各異,不必因此而覺得是壓力。
-------------------------------------------
1 一般psychodynamic學派不認同用工具,而Carl Rogers更認為是對受助者的一種不應有的「控制」,有違其client/ people centered therapy。我然然受受Rogers影響我「做人」,但我在牧會經歷中,我不足夠客觀而時間不夠,故用工具以助自己對會眾有多一點、準一點的組織及施助。
歡迎你瀏覽教牧同行小組內容,並考慮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