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yluya官方網站
凡物公用
登入 / 註冊
前言_陳榮基牧師博士
+ 關注
2023-09-22 - 318觀看次數
回應

【突破 , 傳承 , 回饋 -- 顧往瞻來聚焦戴德生】

前言

陳榮基牧師博士
曾任OMF駐日開荒植堂宣教士


一生在基督裏的戴德生(1832-1905)
 
當代宣教史學家禢嘉路得(Ruth Tucker)對戴德生推崇備至,她在《宣教披荊斬棘史》中說:自使徒保羅以後,能夠心懷廣大異象,而又按部就班,將福音普傳如此廣袤疆域的人,十九世紀以來,首推戴德生為第一人。(158頁)

他是英國人,生於約克郡,從曾祖父起,都是循道會會友,所以自幼就生長在受十八世紀靈性復興運動影響的家庭中。戴德生的父母在他未出生以前便禱告,若生男孩,答應將他獻上遠赴中國作宣教士,但他們一直守口如瓶,等到他自動前往中國宣教多年之後,才將此願望告訴他。

戴德生父母對他管教甚嚴,他自幼體弱,十三歲時曾輟學,十七歲歸主,將全生獻上,並深信蒙召前往中國宣教。他獻身後,便開始準備一切。1849到1853期間努力學醫,鍛煉身體,並到倫敦最髒亂地區佈道。生活起居刻意放棄一切享受,學習完全信靠上帝。十九歲時,撒但卻藉他所愛的女朋友來阻止他,要他在中國與愛人之間任擇其一。戴德生痛苦極了,雖訂婚兩次,靠着主愛的激勵,他選擇了神的旨意。他犧牲了愛人,卻得着了基督。

戴德生從此獻身中國宣教達半世紀之久,他始終都與中國人生活在一起,穿長袍、蓄過長辮,更遍歷沿岸各鄉各鎮傳福音。1865年創立中國內地會,在英國及美加澳歐等地,掀起投身中國宣教的狂潮,到他息勞歸主時,已有八百多位宣教士來到中國,成為當日福音廣傳中國的一股中堅力量!

當他葬於江蘇省鎮江楊子江畔,元配與四名子女墳塋旁,墓碑上刻着”A Man in Christ”(在基督.裏的人),雖斯人已遠,但他對基督與中國人的熱愛卻永繫人思!

 

戴德生創立中國內地會

中國內地會的原則及政策,大都是從戴德生開創當初所宣佈,以及後來歷史所形成,可概括為如下數端:

1. 宣教士的資格

宣教士必須是蒙召獻身的福音派基督徒,對整個中國屬靈的迫切需耍有清楚的異象,對神有單純的信靠,赴華宣教,沒有固定的薪水,在文化認同上要儘量同華人一樣生活吃苦。所以直到二十世紀初期,內地會宣教士大都穿華服及住民房。單身女宣教士也不受歧視。至於教育程度及是否已經按立,並不苛求,並非至要。所以他們當中,有大學還未畢業的,也有劍橋七傑等精英階層。也不限於宗派或國別,所以是超宗派的,超國籍的。不過凡屬同宗派的,皆派往同一省或縣去事奉,例如安立甘宗的宣教士都一同派往四川省事奉。戴氏與各差會合作而不相競爭。

2. 經濟的來源及支配

內地會屬於信心差會,並沒有任何宗派背景或基金支持,完全藉着祈禱,憑着信徒自動捐獻來維持在中國的宣教,所以在聚會上不募捐或向人勸捐。捐款人收到記明日期和編號的收據,但捐款人的姓名從不公開發表。一切支出,照收入多少而分配用途,包括宣教士的薪資在內;且決不借款,或者負債。後來內地會事工逐漸發展,無論是人才及經濟二者皆來自歐美各主要國家的各大宗派教會及個別信徒。

3. 組織及行政的特色

內地會的總部與眾不同,不是設立在英國倫敦,而是設立在中國上海。所以其政策是因時因地而制宜。至於設立在倫敦的內地會委員會,只是發行中國匯報,以及不定期的會計報告等,並收納捐款或物品,且聯絡並派遣合格的宣教士前赴工場,或接待來往的宣教士等。在英美加澳歐等主要差派宣教士的國家,都設有咨詢委員會,作會長戴氏主持會務的顧問。戴氏仼會長,主持內地會行政,直到去世前五年退休。

4. 宣教的着重點

內地會至終的目的,是將福音儘快傳給全中國,而並不求於短期內得到最多的內地會教友。為求達到這目的,內地會在可能範圍內,先到一省的省會,或開荒佈道,或設立總站,着手耕耘,然後擴展到府、縣、鎮,由近及遠。內地會雖以傳福音為首任,但並不輕視教育及醫藥的重要性。不過他們只辦小學,而不着重中學;只開辦小型診所、醫院和戒毒所。而且從不失其以傳福音為主要的目的。

1866 年戴德生到處傳遞中國宣教異象。其中兩次聚會所用的海報

 

OMF與今日華人教會

近代宣教巨人戴德生,二十幾歳就內心常為中國內陸地區無數尚未聽聞福音的靈魂感到痛心。他開啓了現代宣教的第二個時代。不顧當時英國教會領袖的拒絕與反對,創立了中國內地會,專門針對中國內陸地區展開宣教,進入沿岸期後的新紀元。激勵了數十個類似的信心差會的成立,例如非洲內地會和蘇丹內地會等。

差傳學者温德(Ralph Winter)指出,神救贖計劃中有兩類組織,就是地方堂會(靜態架構Modality)和宣教團體(動態架構Sodality),而這兩類組織存在於教會歷史的各個時期當中。他登高一呼,一方面呼籲基督徒必須接納這兩類組織是今日基督教會中合法且不可分割的部分;另一方面他也語重心長地指出,非西方的教會若要有效地履行普世差傳的職責,必須組織自己的宣教團體,就是差會。

內地會因中國政局改變,於1951年將總部遷往新加坡,易名為“中國內地會海外基督使團”,來回應整個東亞的福音呼聲,開拓新工場。1960年代初在東亞各地先後成立地區委員會,最終在成立一百周年,正式易名為“海外基督使團”,並接納亞裔基督徒加入使團,與西方同工配搭宣教。

1995年底,馮浩鎏、鄭珍妮醫生夫婦由南亞工場回香港,從戴紹曾牧師手上接棒,出任香港區執行主任。後在2000年兼任使團國際差傳動員事工主任。更於2006年被選任使團國際總主任,是帶領國際差會的少數華人之一。

歡迎分享留言,
登入註冊
推薦文章
查看全部
熱門文章
Copyright 2024© 版權屬哈利路亞國際事工有限公司所有.